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

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

ID:45967585

大小:2.36 MB

页数:183页

时间:2019-11-19

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_第1页
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_第2页
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_第3页
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_第4页
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药理学 第三章 抗寄生虫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抗寄生虫药1概述1、寄生虫病的发生情况寄生虫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和动物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中很多寄生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2概述2、抗寄生虫药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3概述(2)抗寄生虫药的分类根据药物抗虫作用和寄生虫分类,可将抗寄生虫药分为:①抗蠕虫药——又称驱虫药。根据蠕虫的种类,又可将此类药物分为:驱线虫药、驱绦虫药、驱吸虫药。②抗原虫药——根据原虫的种类,分为: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焦虫药(抗梨形虫药)、抗滴虫药。③杀虫药——又称杀昆虫、杀蜱螨药。4概述3、理想抗寄生虫药的条件(1)安全

2、凡是对虫体毒性大,对宿主毒性小或无毒性的抗寄生虫药是安全的。(2)高效、广谱①高效——是指应用剂量小、驱杀寄生虫的效果好,而且对成虫、幼虫,甚至虫卵都有较高的驱杀效果。②广谱——是指驱虫范围广。动物寄生虫病多系混合感染,特别是不同类别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因之生产实践需要能同时驱杀多种不同类别寄生虫的药物。5概述(3)具有适于群体给药的理化特性①内服药应无味、无特臭、适口性好,可混饲给药。②能溶于水。③用于注射给药者,对局部应无刺激性。④杀外寄生虫药应能溶于一定溶媒中,以喷雾等方法群体杀灭外寄生虫。⑤以浇淋方法给药或涂擦于动物皮肤上,既能杀灭外

3、寄生虫,又能在透皮吸收后,驱杀内寄生虫。6概述(4)价格低廉可在畜牧生产上大规模推广应用。(5)无残留食品动物应用后,药物不残留于肉、蛋和乳及其制品中,或可通过遵守休药期等措施,控制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7概述4、作用机理(1)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不少抗寄生虫药通过抑制虫体内酶的活性,而使虫体的代谢过程发生障碍。例如:①左旋咪唑、硫双二氯酚、硝硫氰胺、硝氯酚——能抑制虫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阻碍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阻断了ATP的产生;②有机磷酸脂类——能与胆碱脂酶结合,使酶丧失水解乙胆碱的能力,引起虫体兴奋、痉挛,最后麻痹死亡。8概

4、述(2)干扰虫体的代谢某些抗寄生虫药能直接干扰虫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例如:①苯并咪唑类——能抑制虫体微管蛋白的合成,影响酶的分泌,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②三氮脒——能抑制动基体DNA的合成,而抑制原虫的生长繁殖;9概述③氯硝柳胺能干扰虫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影响ATP的合成,头节脱离肠壁而排出体外;④氨丙啉的化学结构与硫胺相似,故在球虫的代谢过程中可取代硫胺而使虫体代谢不能正常进行;⑤有机氯杀虫剂能干扰虫体内的肌醇代谢。10概述(3)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有些可直接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影响其运动功能或导致虫体麻痹死亡。例如:①哌嗪——有

5、箭毒样作用,使虫体肌细胞膜超极化,引起弛缓性麻痹;②阿维菌素——类则能促进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神经肌肉传递受阻,导致虫体产生弛缓性麻痹;③噻嘧啶——能与虫体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引起虫体肌肉强烈收缩,导致痉挛性麻痹。11概述(4)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聚醚类抗球虫药能与钠、钾、钙等金属阳离子形成亲脂性复合物,使其能自由穿过细胞膜,使子孢子和裂殖子中的阳离子大量蓄积,导致水分过多地进人细胞,使细胞膨胀变形,细胞膜破裂,引起虫体死亡。12概述5、应用注意(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药物、寄生虫、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P61

6、)(2)预试——为控制好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在使用抗寄生虫药进行大规模驱虫前,务必选择少数动物先作驱虫试验,以免发生大批中毒事故。13概述(3)交替用药——在防治寄生虫病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类型的抗寄生虫药物,以避免或减少因长期或反复使用某些抗寄生虫药而导致虫体产生耐药性。(4)药残——为避免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和造成公害,应熟悉掌握抗寄生虫药物在食品动物体内的分布状况;遵守有关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的规定。14第一节抗蠕虫药15第一节抗蠕虫药概念——抗蠕虫药是能杀灭或驱除寄生于畜禽体内蠕虫的药物,亦称驱虫药。分

7、类——驱线虫、驱绦虫、驱吸虫。16一、驱线虫药主要的驱线虫药物:1、抗生素类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依立菌素、莫西菌素、越霉素A潮霉素B米尔倍霉素肟、2、苯并咪唑类喹苯咪唑、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硫苯咪唑、磺苯咪唑、丁苯咪唑、苯双硫脲、丙氧苯咪唑、丙噻苯咪唑。17一、驱线虫药3、咪唑并噻唑类——左咪唑、四咪唑。4、四氢嘧啶类——噻嘧啶、甲噻嘧啶、羟嘧啶。5、有机磷化合物敌百虫、敌敌畏、哈罗松、蝇毒磷。6、其他驱线虫药乙胺嗪、碘噻青胺硫胂胺钠等。18(一)有机磷类有机磷化合物最早主要用作农业和环境杀虫药。以后将一些毒性较低的化合物发展为

8、兽药而用于驱虫的有敌百虫、敌敌畏、蝇毒磷、哈罗松和奈肽磷等。我国应用最广的首推敌百虫。19(一)有机磷类作用机制有机磷化合物驱虫杀虫作用机理是抑制虫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