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ID:45975873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1页
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2页
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屮图分类号】R7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056—01【摘要】目的:探讨利川颌间牵引钉行颌间牵引配合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56例颌骨骨折患者颌骨骨折复位后行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采用颌间牵引钉行颌间牵引2周,术后随访3〜24刀,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55例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1例创口延期愈合,为下颌和、颊孔区多发性骨折。所有患者咬合关系及张II度均恢复良好。结论:颌间牵引加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可靠,创伤少,是一•种快捷、安全、卫生的颌间牵引固定方法,容易为患

2、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牵引钉,颌间牵引,颌骨骨折口腔颌面部暴霜在人体表面,极易受到损伤。据报道,颌面部创伤约占全身伤的11%〜34%[1]。临床上治疗有咬合错乱的颌面部骨折的方法很多,但以骨折段解剖复位,坚固内固定辅以颌间牵引的方法为首选[2]。带钩的牙弓夹板牵引是过去常用的方法之一[3]。我科口2005年10刀来开始应用口攻型牵引钛钉颌骨内植入后再实丿施颌间牵引,治疗颌面部骨折5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6例屮,均有不同程度的咬合错乱。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23〜68岁,平均32岁。其中上颌骨18例,下颌骨2

3、7例,多发性骨折11例。其中下颌骨正中骨折例,频孔区骨折例,F颌角区骨折例,单侧課突骨折5例。其中陈旧性骨折2例,均为单侧牒突骨折保守治疗后张口受限的病例。1.2材料:以浙江省宁波慈溪北医疗器械冇限公司生产的牵引钛钉,规格为直径2.0mm,长度9mm,自攻形。1.3方法:术前常规行影像学(全口曲面断层片、颌骨螺旋CT)了解骨折情况,观察术区牙根,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重耍结构。常规钛板坚强内固定后,于中切牙,尖牙与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牙根之间,左右及上下颌对应,距离龈缘4mm处(附着龈),避开牙根,切开粘膜约1mm,,略加分离至骨而,用配套螺丝刀将牵引钛钉旋入

4、上下颌骨约6~7mm,口腔内留有约2~3mm以供用作牵引附着点,共计10枚(若所需牵引力较小可根据需要酌情减少牵引钉个数)。牵引钉固定好笫2天,用20号T型引流管,剪成5个1〜2mm宽橡皮圈,将其圈入上下牵引钛钉的末端行颌间(多向)牵引。术后颌间牵引2周,1周内不做开口训练,以流质、半流质饮食,期间给予复方氯己定及康复新液含漱,抗感染治疗1周。术后7天拆线,如咬合关系良好,则予拆除牵引钛钉。若仍冇咬合错乱,继续给予调分合,牵引,直至咬合关系恢复为止。1.4疗效检查:术后颌骨骨折复位情况,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2结果54例术后均无特殊不适,口腔卫生情况良好,无牙

5、龈炎、牙龈增生,均获得良好的复位,咬合关系均恢复伤前状态,颌骨复位达优良。2例术后仍有咬合关系紊乱,均为多发性骨折病例,给予调牙合及再牵引2周后咬合关系恢复。3讨论3」颌间牵引的原理及方法:颌间牵引是以-•种利用一侧牙,牙弓或颌骨作为支抗,通过持续的牵引力,以移动双颌的牙,牙弓及颌骨,从而调整咬合关系。根据支抗的不同,可将其分为2种:一是以牙,牙弓为抗基,大致冇牙面粘托槽技术,牙弓夹板,义齿等;二是以颌骨为抗基,木文所述的牵引钉即为此方法。当牵引受力时,通过自攻钛钉与牙槽骨组织间的磨擦力,将牵引力直接均匀地分散到被牵引的颌骨组织,所提供的骨组织支抗力强大、稳固,对被牵引

6、的组织无损伤,对牙周组织无损伤[4]。3.2坚强内固定后颌间牵引的必要性:恢复咬合关系是治疗颌骨骨折的关键。文献报道术后咬合关系不良.主要是因固定钛板前未完全恢复咬合关系,或勉强恢复但在钻孔、固定过程中,骨段发生移位和活动。钛板与骨血未完全贴合,出现翘动,术后由于钛板的弹性作用,使骨折段再移位[5]。段瑞等国内学者认为内固定术后辅以短期颌间牵引对多发性骨折具更好的复位作用[6]。因此,坚强内周定后行颌间牵引是保证术后咬合关系良好的重要环节。3.3注意事项331术中牵引钛钉的植入步骤:常规消毒后,应在拟牵引钛钉固定区切开粘膜,大约1mm,略加分离至骨面后再植入。如若直接将

7、钛钉旋入,势必将粘膜上皮带入颌骨内,有形成囊肿的可能;3.3.2牵引钛钉植入位置:II前尚无明确要求的固定位置。理论上讲,越远离龈缘,越不易损伤牙根,套入的橡皮圈之间距离越人,颌间牵引力也越人。但是龈颊沟处粘膜组织稀松,切开后易出血,造成术野不清晰,且术后肿胀反应较重,术后笫2天套橡皮圈时患者疼痛加剧,JT如果牵引钉Z间距离太远,橡皮圈容易断裂。故我科常用的位置为牙根Z间距龈缘4mm的附着龈处,此点牵引力适屮,组织反应较轻。当然,植入牵引钛钉时要避免损伤牙根,进入上颌窦,术前应仔细读取x片以明确位置。3.3.3牵引吋间:经过临床比较,我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