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

ID:45977224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_第1页
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_第2页
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_第3页
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摘要:徳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屮占冇重要地位,作为重要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徳育教育。只耍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语文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日前全国人民热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父母都盼望口C的孩子能在教师的细心教导下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又一次面临着挑战,特别是由于外来文化以及经济发展带

2、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如何加强新时期青少年的徳育教是现在各校的徳育工作的关键所在。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站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阐述,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徳素质的纲领性文件。徳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

3、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为了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中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是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

4、些方法。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屮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数学的热爱,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教师在学生心日中的地位,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提高。懂得语文教师优秀的人格魅力所

5、在,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再现。优秀的个性和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儿方面:1、聪慧性:思维敏捷,善于抽象思考,富有才识,学习能力强。2、稳怎性:情绪稳怎,成熟沉着,精神振奋,行动富冇魅力。3、持强性:做事积极耍强,凡事皆能坚持主见。4、有恒性:尽职尽责,持Z以恒,奉公守法,富有责任感。5、敢为性:敢于冒险,富有毅力,自信心强。6、世故性:精明能干,老练得体,处世冷静理智,方法现实。7、自律性:自律严谨,知己知彼,言行一致,能顾全大局。8、敏感性:客观理智,不感情用事,独立坚强自食英力。9、怀疑性:信赖

6、随和,易和谐相处,顺应合作,善于体谅他人。10、忧虑性:安详沉着,富有自信心,适应自如,富有安全感。11、紧张性:心平气和,宁静闲舒,内和平衡,知足长乐。12、科学性:善于用辩证观念分析、处理事件与事物。13、理念性: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边的人与事。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现在的语文教材屮,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举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绕地球运行的轨道等,这样一方面

7、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并讲述求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屮,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语文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

8、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冇利于自己又冇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屮,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