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

ID:45981237

大小:7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9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1页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2页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3页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4页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发性耳聋(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突发性耳聋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本病属中医暴聋(又称卒聋、风聋、火聋、厥聋等)二、西医诊断(-)诊断依据1、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2、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3、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4、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5、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6、除第八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

2、。(二)检查常规1、住院患者常规检查;2、血液流变学检查;3、TCD(经颅多普勒);4、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阈上功能测试等;5、ABR(脑干电反应);6、影像学检查:颅脑及桥小脑角的CT或MR(核磁共振)。三、辨证分型突发性耳聋的发病,不外风、火、痰、瘀等外因和脏腑虚损、气阴不足等内因所致,各种致病因素,或风邪循经上扰耳窍,或痰火上蒙,或经脉痞塞,气滞血瘀,或虚损气血不足,无以上养,清阳不升,或阴虚内热,虚火上犯耳窍等,均致暴聋不聪。(-)风邪袭扰,邪闭耳窍证突然一侧听力下降,多起于感冒或受凉之后,或伴头痛、鼻塞、恶寒、

3、发热等证。苔薄白,脉浮数。检查耳膜正常或潮红,听力检查多为感音性耳聋。(二)肝郁气滞,肝火上扰证突然听力下降,耳聋耳鸣,耳内闭塞感,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头晕目赤,夜寐欠安,苔薄白,脉弦或弦数。检查耳膜或有潮红,听力呈感音性耳聋。(三)痰湿困扰,壅塞清窍证突然耳聋,伴耳鸣,鸣声多宏,耳内胀满感,眩晕恶心,头重,川肢倦怠,口淡纳呆,苔白腻,脉滑数,听力呈感音性耳聋。(四)气滞血瘀,瘀阻耳窍证突然耳聋,听力下降,耳鸣如蝉,持续不已,或偶感耳内疼痛不已,舌紫,苔薄白,脉迟而涩。听力呈感音性耳聋。(五)脾虚下陷,清阳不升证突然耳聋

4、,头脑空虚感,头昏,四肢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脉细弱,听力呈感咅性耳聋。(六)深渊亏损,耳窍失养证突然听力下降,耳聋耳鸣日渐加重,久治不愈,头晕冃眩,腹膝酸软,虚烦失眠,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带下。或畏寒肢冷。舌红苔白,脉沉细。检查耳膜完整,或内陷混浊,听力检查呈感音性耳聋。四、治疗方案(一)治疗原则1、突发性耳聋是临床急诊,治疗争分夺秒,刻不容缓。发病初期详询病史,认真分析生理生化及辅助检查结果,并根据不同病因作出不同治疗方案。2、西医应根据发病及检查分析可能的致病原因,并作出重点治疗。(二)西医治疗早期综合治疗,积极

5、寻找病因。1、i般治疗:注意休息,适当镇静,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2、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3、降低血液粘稠度和抗凝药物。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5、神经营养类药物。6、其他治疗,如混合氧、高压氧等治疗。(%1)辨证施治1、辨证论证(1)风邪袭扰,邪闭耳窍证治法:疏风祛邪,解毒通窍。方药:加减葛根汤。葛根豆豉荆芥防风牛勢子桔梗浙贝赤芍丹参蝉衣甘草等(2)肝郁气滞,肝火上扰证治法:清肝解郁,泻火通窍。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苓梔子夏枯草郁金柴胡丹皮赤芍葛根石菖(3)痰湿困扰,壅塞清窍证治法:祛痰化浊,升清开窍方药:加

6、味二陈汤制半夏茯苓陈皮黄苓黄连薄荷浙贝枳壳郁金石菖蒲路路通(1)气滞血瘀,瘀阻耳窍证治法:行气活血,通窍开闭。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川穹丹参地龙枳壳路路通葛根石菖蒲柴胡等(2)脾虚下陷,清阳不升证治法:健脾益气,升阳聪耳。方药:聪明益气汤加减黄罠党参淮山药升麻葛根蔓荆子白芍石菖蒲茯苓等(3)肾元亏虚,耳窍失养证治法:益肾填精,养耳复聪。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熟地山茱萸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磁石五味子石菖蒲等2、其他疗法(1)单方验方%1启聪散:丹参、胆南星、红花、赤芍、桃仁、泽兰、木香、乌药、菖蒲%1耳聋复聪汤:红花、桃仁、川

7、茸、陈皮制首乌、丹参、茯苓、柴胡、生牡蛎、菖蒲、甘草。主治突发性耳聋。(2)针灸:有益肾聪耳,调和气血之功。%1体针:主穴取肾俞、关元、听会,翳风、中渚穴,配耳门、三阴交,每次于取主穴2-3穴,配穴2穴,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Ho%1耳针:取肾、神门、内耳、皮质下、肝、内分泌,每次取3-5穴,埋针或用针刺,留针20-30min,埋针保留1-2天,10-15次为一个疗程。%1穴位注射:取听宫、翳风、完骨等穴,注入药液,如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有养血活血,行气通络以调整耳和脏腑功能的作用

8、,每次可注射l-2mlo(1)其他%1耳膜按摩术。%1鸣天鼓。%1光量了治疗,每天2次,每次半小吋。五、应用策略(-)辨证要点本病的发病病机,多以邪毒侵袭,气机失调,气滞血瘀,或脏腑虚损,耳窍失养为主要病机。劳累、情志刺激、感冒等为病因。以发病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