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ID:45981361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1页
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2页
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3页
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4页
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宏--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2:2011年天津市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申报表蓟县: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论文情况题目浅谈历史教学中徳育的渗透发表或已获奖情况作者情况第一作者姓名王広职务教师职称中学•级单位尤古庄镇西塔庄中学电话29837158英他主要成员姓名单位姓名单位木人承诺申请人郑重声明: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冇,因此引发的争议及后果由申请人承担。申请人签字:学校推荐证明该成果由王宏独立完成校长签字单位盖章:2010年5月18口区县级评审意见亠单位盖章:2010年5月20日巾级初评忌见评审意见:评委签名:级复评思见年月曰此表装订在论文封面前各一•份。天津市中小

2、学德育协会2011年征集论文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作者姓名:王宏工作单位:蓟县尤占庄镇西塔庄中学联系电话:29837158浅谈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历史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作为历史教师要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也受到

3、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学历史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更具特殊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很好内容,通过历史学习,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4、,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华夏之子,龙的传人感到无比自豪,21世纪的接班人,更应努力学习,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重振东方巨龙,让世界再次领悟中华文明、莫忘国耻、警钟常响、爱我中华、愤发图强,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要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耍抓住机遇,加快改革,迎接世界的挑战性。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

5、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相,展览等等丰

6、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來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二、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睦、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弥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岀生命的代表人物或典型事例,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康熙平定叛乱、郑成功收复台湾等等。揭示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砥砺他们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性格是很好的时机。在中

7、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道徳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吋期,而不是成年以后。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优秀历史人物和

8、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品徳和道徳教育。如陈腔、吴广不畏强暴揭竿而起、于谦一心保卫国家“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邓世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共产党员吉鸿昌“恨不抗H死,留作今13羞,国破诡如此,我何惜此头”生的伟大,死的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