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

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

ID:45991945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_第1页
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_第2页
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_第3页
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_第4页
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新油田新沟嘴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探究摘要:江汉盆地是我国东部一个典型的内陆盐湖断陷盆地,文章以盆地的构造演化为出发点,利用构造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釆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进行构造对沉积充填、成姪和成藏的控制和影响的基础上,深化研究了新沟嘴组油储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关键词:江汉盆地;储层特征;油气富集;评价1老新油田地质背景老新油田位于湖北省潜江市渔洋乡和熊口农场西湖湾分场境内,地面为平原,海拔高25m左右,交通方便。1971年在老新鼻状构造上钻探新13井,获工业油流,发现老新油田,1989年开始试采,1993年正式投入开发,主要含油层系为古近系新沟嘴组。现由中国石化

2、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采油厂管辖2构造特征老新油田位于潜江凹陷南部老新鼻状构造带,断层较发育,其中北东和北西向两组断层尤为发育,从平面上看主要由北东、北西和东西向三组断层组成的。沿轴部被北东-北东东向展布的直路口断层切割成南北两块。其中老一区和老二区均为一条平行老新鼻状隆起轴线的直路口正断层切割。潜江凹陷新沟嘴组下段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河道间湾,湖泊以滨浅湖、半深湖为主,物源主要来自潜江凹陷北部的汉水一带,砂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延伸(范传军等,2006和胡雪滨等,2007)3岩性的特征及类型根据现场的岩芯观察以及岩芯薄片鉴定,老

3、新油田油层砂岩储层主要包括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的砂岩、细砂岩和粉砂岩。老新油田储集层为下第三系新沟嘴组下段的新下1、2、3油组,其中新下1、3为主力油组。储集层以粉砂质细砂岩为主,粒度中值0.06〜0.106mm,平均0.083mm,分选性中偏差,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石英含量55.96%,长石含量31.95%。填隙物有杂基和胶结物,杂基泥质含量少。胶结物含量高,平均为8.2-17.0%,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为主,接触-孔隙式次之,胶结物成分以白云质、硬石膏质、方解石为主,胶结较致密,储层粘土矿物绝对含量较低,只有1.3%,主要为伊利石和绿泥石,其中伊利石相对含量49.4%,绿泥

4、石相对含量43.8%,不含或少含伊/蒙混层矿物4储层和成岩作用在老新油田现场取芯的大量的岩石薄片和铸体薄片的镜下鉴定发现,新沟嘴油层砂岩的成岩变化是十分丰富的。现将该段砂岩中的主要成岩作用归纳为:机械压实作用、自生矿物的析出、溶蚀作用等4.1机械压实作用新沟嘴砂岩经历了较强烈的压实作用,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辨别:首先是塑性碎屑组分发生弯曲变形;其次是长石受应力作用发生晶格错动。再次是脆性颗粒(如长石、石英)碎裂;最后则是颗粒间线状接触4.2自生矿物的析出根据新沟嘴油层沉积特征、矿物特征、岩性等,自生矿物的析出目前主要有粘土边的形成、碳酸盐胶结物、硬石膏和自生石英、长石四种4.3溶蚀

5、作用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发现长石粒内呈蜂巢状溶蚀现象,早期方解石被溶蚀,颗粒边缘的溶蚀现象针对江汉盆地古新世新沟嘴组砂岩储层具有中孔中渗-低孔低渗的特点,研究区采用压汞、铸体薄片及物性分析等技术,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划分,揭示了砂岩储层各类孔隙结构的内在关系,为该区储层储集性能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系指孔隙和喉道大小、形状、连通配置关系。根据大量铸体薄片鉴定及扫描电镜观察,区内新沟嘴组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颗粒溶蚀孔、品间孔、裂缝等。其中主要的孔隙类型为粒间溶孔,其次为原生粒间孔,其它孔隙类型较少(卢明国等,2007)o常见

6、的喉道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点状喉道、缩颈喉道、片状喉道、弯片状喉道、束状喉道总体上可得出岩屑储集层以片状喉道和点状喉道为主,约占60.0%〜75.0%;而弯片状喉道、束状喉道及缩颈状喉道次之。由于这种组成特点,因而决定了该区储层是由中孔中渗-低孔低渗储层为主5物性特征与储集空间储层的物性特征主要是指储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孔隙度是影响油气储集的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渗透率则是直接决定油气产量的高低因素。为了研究储层的这些特征,通过对工区样品的储层物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油层层数较多,单层厚度变化大,平面分布不稳定,连通性差,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河床相主流线底部渗透率最大等特

7、点(刘春平等,2006)老新油田新沟嘴组油层埋深在800〜3500m,油层物性有随埋深加大而变差的趋势。储层有效孔隙度为9.0%〜17.3%,空气渗透率为5.7〜23.0X10-3um2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老新油田新沟嘴组油层是以含少量原生粒间孔、溶蚀粒内孔的溶蚀粒间储集空间,其主要的孔喉类型为低孔低渗细-中喉型6结束语本文以潜江凹陷的老新油田新沟嘴油层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了油田多年丰富的地质研究资料,测井钻井等勘探现场资料以及部分前人的研究成果,着重从江汉盆地的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