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

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

ID:45994452

大小:8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_第1页
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_第2页
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_第3页
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_第4页
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教师培养者是教师教育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高素质教师培养者的培养事关整个教师教育系统改革的成败。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是对教师专业承担着专业指导与成长服务责任的专门人员。随着教师教育“重心”后移态势的日益明显,教师培养者的角色势必会发生由“教师教育者”向“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的转变。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的功能定位是“促进”教师而非“教育”教师。该功能的基本内容是:让教师成为自己,发现教师的专业潜能,用教育服务引领教师发展,做

2、好教师发展的导师与谋士。关键词:教师培养者;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内涵;功能随着系列化教师教育标准的发布,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提速,标准化与专业化成为新时期国家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无疑,“标准化”不等于“考试化”。它不止是对某些教师教育环节的精细调节,相反,对教师教育全局的控制与导向才是国家建立系列化教师教育标准的真实意图。教师教育的过程质量是决定教师教育标准化目的是否达成的根本尺度与关键环节。客观地说,教师教育系统屮最具能动性的因索之一是教师培养者,其次才是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管理,教师培养

3、者的专业化水准决定着其所能提供的教师教育服务的品质,决定着一切教师教育改革终端目的的顺利实现。在幣个教师教育系统中,教师培养者无疑是一个关键链环,师范大学能否为教师教育机构造就一批高素质、强艺能、专业化的教师培养者直接决定着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落实,立接关涉全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人计。正是如此,探讨教师培养者的素质及培冇问题必然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领域中最具现实意义的一个话题。一、必然的转变:从“教师教育者”到“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国家复兴大计系于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兴衰系丁优秀教师,培养大批优秀教师正是

4、教师教育系统的木职与天命。作为教师教育系统的核心构成要素,教师培养者是撬动国家教育系统改革全局的一枚筹码,是国家控制教师教育质量工程的一个关键节点。教师培养者是“教基金项目:陕西师范人学2012年教师教育研究项R“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SJY2012ZD03】;国家教冇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教师教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秀教师培养”【09-257383]o作者简介:龙宝新(1973-),男,陕西洋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主任,主要从半教育基木原理及教师教育研究。师

5、之师”,是成千上万学生的“师祖”,每一•个教师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系统所产生的效能都是“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师教育者就是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的主控台。从教师教育者入手來启动国家教育质量工程,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支点z—,忖前启动的“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程止有此意。也止是如此,民众、学者尤其关注教师培养者的专业品质与社会功能,并给沖厚望与期待。目前,学者表达教师培养者的流行称谓是“教师教育者”,在其指涉对象与教冇功能上,学者间的认识偏差随处可现,该称谓正而临着教师教冇改革新形势的挑战与质疑。

6、我们认为:在教师教冇“重心”后移于教冇实践,后移于职肩教冇的特殊吋代,“教师教冇者”这--概念已难以准确表达教师培养者对教师发展所应承担的职能,用“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取而代Z,是彻底掠弃无视“教师作为专业发展主体”这一体制性教师教育缺陷的重耍出路。(一)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教师培养者的新称谓所谓“教师教育者”,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教育者”或“从事教师教育活动的工作者”,无论是哪种理解,都沾染着“教育教师”、“规训教师”的色彩,似乎“教师教育者”木人就是一位万能教师、权威教师、成熟教师、典范型教师

7、。无疑,这种称谓赋予教师培养者以更多的光环、神韵、权威,无意中暗示了教师教育工作的主导方式——听教师教育者“坐而论道”,让教师头脑接受他们的“洗礼”与格式化,其结果,教师工作的同质化趋势被加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传统教育文化被弃•之一端,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自主身份与自主空间被大大压缩。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师教冇的一大缺陷!正是在此意义上,有学者大声疾呼,“要有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意义上的教师教育者,他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师。”1,1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指导者”,它是新教育时代赋丫教师教育者的新内涵。

8、从名与实的关系来看,尽管相对于事物的“实”而言,“名”只是一种延伸,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指代关系,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名”与“实”Z间无论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大体对称关系的,“顾名思义”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如果名与实Z间的外延相差甚远,“名”“实”Z间的指代关系就可能被取缔。同时,事物的“实”,如实体、实在内容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上危及“名”的存在与继续,在一定范围内“名”的变化会无形中也会诱导事物的存在Z“实”发生微妙变化。这就是“名”对“实”的能动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