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

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

ID:45998598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_第1页
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_第2页
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_第3页
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_第4页
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摘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当前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在构建中应处理好其与公共预算之间的关系,界定好收支范围和内容,选择好编制主体及方式,通过预算真正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搭造起一个信息平台。关键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

2、国各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作为一种监督、管理、运作的重要手段日益引起各级政府的髙度重视。特别是随着公共财政框架构建和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作用日益突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走上历史舞台的,由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形态与世界各国不同,国有资本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要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完善我国的复式预算制度,达到管理和规范国有资本经营的目的,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的战

3、略布局创造良好条件。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构建应注意的问题(一)管理公司上交国有资本收益的责任落实问题。近年来,许多国有资本不断被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国有资本监管机构打包并入诸多资产管理公司之中。且不论这种打包能否推进国有资本经济的改革发展,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粗暴的打包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益征收基数的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根据目前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办法,国有资本收益是以直接监管的集团公司年度合并报表反映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因此,在打包成为资产管理企业的子公司之后,他们自身的亏损就会直接抵减母公司的年度利润,从而使

4、国有资本逃避纳税的责任。(二)资本收益上交基础中的亏损处理问题。根据现行规定,企业计算上交国有资本收益是以集团公司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基础的,纳入合并范围的各子公司亏损,会减少集团公司国有资本收益的上交基础。这就使得集团公司大大减轻了上交国有资本收益的责任。这种制度设计,虽然有利于国有企业资本积累,但是否符合司治理的要求和真实情况,需要认真研究。(三)与地方国有资本预算经营的关系问题。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与国有资产所有者两种职能的分离,要求相应建立独立于公共预算之外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来全面掌握经营性

5、国有资本的收入、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纳入本级政府预算管理。根据预算法的规定,政府预算应当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理所当然包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公共预算当中,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通过稅收分享、转移支付的方式实现互通,统筹支配政府财力。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地方预算之间没有互通的渠道。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没有单独编列预算进行管理,而是与经常性预算收支一起,混收、混用、混管,这种做法难以体现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管理者与国有资产所有者两种职能及其两类收支

6、活动的运行特征。因此,建立专门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单独反映国有资本经营活动状况,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再投资的有计划进行,已成当务之急。三、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措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编制的,确定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的内容,应以国家是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为依据。国有资本金预算收入应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取得和支配的一切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本金收益即国有资本运营中所产生的增值,如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股份制企业国有股股东收益、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等,另外还包括资本性融资收入、资产转换收入、政府部门专项基金收入

7、和其它预算结转收入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应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采用无偿或有偿投资方式用于经济建设及国有资本再投资等支出,主要包括国有资本金投入、国有资本运营支出、债务性支出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应当构建出基本的三大预算监督管理体系:(一)国资委到授权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的二级预算体系。体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在中共十六大就已基本确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一般生产和流通国有企业三个层次。其

8、中,生产、流通型国有企业是国有资本经营的微观基础,国资委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有资本经营的宏观主体,也是无可争辩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体,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体,以授权运营管理体制为依托,可以构建国资委至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这样一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二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