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

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

ID:46001027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_第1页
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_第2页
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_第3页
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_第4页
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摘要:学界关于制度均衡是一种什么样的均衡状态一直存在着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其是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帕累托最优是建立在完全理性基础上的,而根据西蒙有限理性学说,人往往追求的是满意而非最优。那么,究竟用什么来作为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论文将在对帕累托最优和满意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制度均衡的评判标准。关键词:制度均衡;帕累托最优;满意准则一、引言制度为人类的竞争与合作提供了一个经济秩序框架,制度均衡是把物理学中均衡的概念扩展到制度的框架中。张曙光(1992)认为制度均衡就是人们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

2、因而人们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状态,这是一种行为均衡的制度均衡。刘世锦(1993)认为只要满足变量相等和行为最优两个条件中的任一经济状态就可达到均衡。张旭坤(1993)认为制度均衡是一种双适应均衡,在制度均衡状态下,任何两种现存的具体制度之间都不存在互斥关系,制度均衡状态是适合各群体意愿的状态。大部分学者认为当现行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带给人们的收益大于成本,任何个人偏离已形成的行动规则都将不合算,人们没有改变现行制度的动机和要求时,制度安排达到均衡状态。这就涉及到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说明制度安排已达到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会发生制度变革。部分学者用帕累托

3、最优來进行评判,但这个标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受到了挑战,林毅夫认为实际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均衡,制度有再分配功能,如果制度均衡是一种帕累托最优,对制度的均衡分析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1]那么,到底我们该用什么來评判制度均衡?二、“帕累托最优”与经济主体的“逐利性”帕累托最优是判断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个重要准则。西方学者探索了实现帕累托最优的途径:完全计划、完全集中调节、完全歧视性垄断经济与完全竞争。[2]但这四个途径实现起来是极其困难的。在完全计划下,只要存在任何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资源配置就会损失,这种情况耍达到帕累托最优耍求整个国

4、家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利益完全一致。完全集中调节主要通过对市场进行模拟试错来调整价格,但是模拟市场并不等同于真实市场,试错也可能带来高昂的代价。至于歧视性垄断,庇古、罗宾逊夫人等西方学者认为它在实践中困难太多,几乎不存在。完全竞争虽然与帕累托最优高度契合,但现实世界总存在垄断因素,且市场在提供公共服务、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存在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维持经济、社会秩序。帕累托最优的假设条件极为苛刻,严重脱离实际。[3]消费者在年龄、生理、职业等方面的偏好是多元不固定的,帕累托最优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或至少是一个无意义陈述。[4]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

5、运动过程,总是会不断有新兴事物的出现(如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速度)。尽管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单个人的理性程度是有限的,单个人的知识储量也总是有限的,不可能预先准确知道所有方案的后果,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做出最优选择。在实践中,具有“逐利性”的经济主体做决策时往往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知道所有方案以及实施这些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而是一旦寻找到符合“欲望”水平的方案,搜寻过程则终止;即使没有搜寻成功,也会随着搜索时间和费用的增多而口觉将“欲望”水平下降到己搜寻到的可行的最佳方

6、案上。三、“满意原则”与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西蒙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根据环境不确定、信息不完全、偏好不完全和计算有限性提岀了满意原则。首先,在实际生活中,经济主体面对的环境很少是确定的。如我国的股市,在2014年12月31日上证指数为3234.68,在2015年6月12日迎来了近一年来最高点5166.35,而7月8日则降为3507.19,8月26日乂下降到2927.29,判断股市形势大好、在5000多点入市的投资者都遭受了极大经济损失。而当股市跌破3000点,人们认为股市已到抄底的吋机吋,2016年1月27日股市又跌至2735.56,直至2016

7、年8月31S,股市最高点也只达到3123.13(2016年8月15日)。又如在金融危机前,美国房地产业发展态势极好,但2008年房地产泡沫却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许多人收入减少或者失业,大量企业裁员、倒闭和破产清算,直到现在,这次危机带來的影响都尚未完全消除。其次,完全理性通常假定人类具备做出最佳决策所需要的完全信息,但现实牛活中经济主体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受到制约的,获得信息的成本也有可能很高;同时,信息的获得也有可能根本不具备参考价值。例如厂商为是否生产某一样新产品进行市场调查,他会搜集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收入、偏好等信息,但不可能去调查每一个消费者

8、的相关情况。乂如,生产猫粮的厂商调查了猫主人的偏好,作出了生产某种猫粮的决定,但可能猫主人觉得很好的猫粮而猫根本不喜欢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