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禅室随笔》书法

《画禅室随笔》书法

ID:46005204

大小:73.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画禅室随笔》书法_第1页
《画禅室随笔》书法_第2页
《画禅室随笔》书法_第3页
《画禅室随笔》书法_第4页
《画禅室随笔》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画禅室随笔》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画禅室随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下面阳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画禅室随笔》书法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画禅室随笔》书法篇一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是一本有趣的书恰如董其昌其人自成一格又不离大道无论品字、论画、记游、记事、评诗、话禅无不于古意盎然中见当下主张处处彰显董氏自成一家的艺术思想与人格    艺术的价值不在艺术本身而在艺术的再创造于是大家董其昌在为后人留下无数经典书画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论述书画的文字如今我们读《画禅室随笔》其所能给

2、予我们的启发不仅在书画或也在我们的生活与人生    《画禅室随笔》顾名思义是与书画有关也与禅有关的一本著作其最后作为结束的一篇便名为“禅悦”董其昌字字珠玑记载了自己与憨山大师的交往对于佛经的理解对于公案的体察对于儒佛的会通以及对于禅法的实践此篇通篇禅语切切读罢不禁感慨其人对经典通达无碍人品清雅如月无怪乎其成为我国书画史上的一代宗师    同时也不禁感慨中国古人的为学皆是于真切问答中求真修实悟鲜少索隐行怪和卖弄才学的行径都是于人生大事上彻悟无遗而后于领悟处步步求证绝不放过这才终于铸造了中国古代伟大的

3、文明——而这伟大的文明又是如此和善、如此自觉、如此静默、如此平实、如此简易、如此朴素的中国的道的华章    《明史》评价董其昌:“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这段评语可谓贴切诚然一个人若是真通禅理而非故作高明则其性格必日显和易其言语若要变成充满功利的俗语反倒是一件难事    大家董其昌会通儒佛因而人品达真俊雅其“书画妙天下”已成定论在《画禅室随笔》中董其昌论字则“以奇为正”“结字得势”、主张临帖会其“精神流露处”论画则有“禅分南北画亦分南北”的南北宗理论论文则有“文家要养精神”的妙论说禅则有“

4、离妄无真真该妄末妄徹真原斩头觅活无有是处”的真言以下分而述之    《画禅室随笔》书法篇二    字应该写?    首先来看《画禅室随笔》中董其昌自述的一段苦练书法的经历: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先是吾家仲子伯长名傅绪与余同试于郡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譬如香严和尚一经沩山问倒愿一生做粥饭僧余亦愿焚笔研矣然自此渐有小得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是何况学道乎?”    这段话寥寥数语但有几个

5、有趣的故事在里头    董其昌说他十七岁参加郡试本因文采出众当列第一却因字写得丑而被主考官嫌弃把比他字写得好的堂弟列在第一董其昌因此开始发愤临贴先临颜真卿《多宝塔》再改学虞世南学着学着董其昌就认为唐书不如魏晋于是改学王羲之《黄庭经》、钟繇《宣示表》等魏晋名帖这样学了三年又自以为了不起从此不把同朝前辈文征明和祝允明放在眼里直到后来到了嘉兴大收藏家项元汴家里见到历代名家真迹又在南京见到王羲之的《官奴帖》这才醒悟到自己实在是狂妄得可笑于是惭愧不已    董其昌举了一个禅宗故事来说明自己的惭愧    唐朝

6、的香严智闲禅师师从百丈怀海他十分聪明但参禅不得于是在百丈圆寂后去拜访沩山灵佑禅师沩山灵佑问:“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智闲一片茫然根本答不上来回去后香严智闲寻遍经书一一查对可无论如何都无法贴切回答沩山灵佑的问题于是他意兴阑珊感叹于文字中求索终是“画饼不可充饥”之后他数次请求沩山灵佑为他道破可沩山灵佑说:“我若说似汝汝已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我说破又有什么用你若自己不悟我又如何能为你说破?    于是香严智闲禅师把平日所读经

7、书烧了个精光说:“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我再也不学佛法只做个做饭吃饭的僧人罢免得劳累心神泣别沩山灵佑在一处山中隐居了起来    一日智闲禅师照常挖地除草把地里一片瓦块捡起随手抛出无意间打在了一棵竹子上发出“啪”的一声响忽然他只觉心中洒洒如在虚空因此大悟作了一首《击竹偈》云:“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后来沩山灵佑听说此偈说:“此子彻也”    真正的道不是文字能表达也不是思虑能到达文字是假立思虑是分别都不是真说苦守于此则永远

8、没悟处唯有身心彻底放下方始会得惺然无念的念念自在    董其昌举这个例子是在他写《画禅室随笔》时的并说自己也愿意学习香严智闲把笔都烧掉专心替古人研墨然而彼时的他当早已领会书法艺术的“真诀”此在他书中文字里已展露无遗    例如本卷中论书法之语:“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故为作者字如算子便不是书谓说定法也”又例如:“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再例如:“昔人以翰墨为不朽事然亦有遇不遇有最下最传者;有勤一生而学之异世不闻声音者;有为后人相倾余子悠悠随巨手讥评以致身价顿减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