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

ID:46051734

大小:8.76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11-20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_第1页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_第2页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_第3页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_第4页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指導單位:教育部承辦單位:國立空中大學協辦單位:各直轄市/縣市家庭中心「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第二階段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國立空中大學唐先梅副教授主題一2「我和我的孩子」多元數位教材理論概念課程內容計畫說明計畫概述計畫目標計畫執行程序理論基礎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生態系統理論3計畫說明4計畫概述依據家庭教育法第12條規定中等學校以下於正式課程外另規劃四小時以上之家庭教育課程或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5計畫概述理念化被動為主動,透過學校方的巧妙引導,主動將親職教育的資訊帶入家庭,協助家長自我學習並與孩

2、子共同成長。6計畫目標一、分析6歲至12歲間父母親職教育的需求與子女的期望,以發展子女為小學階段之親職教育重點內涵(調查)。二、建構6歲至12歲間父母所應具備的親職知能模型與內容(調查結果與專家觀點)。三、研發6歲至12歲間親職教育到家服務之多元教學媒體教材。四、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推廣。7計畫執行程序一、第一期1.組成「方案發展小組」。2.親子互動質性訪問。3.問卷調查:依據質性訪問內容與相關文獻。4.進行「親職知能指標建立」及「多元教材初步內容規劃」之專家座談會。5.光碟之設計與製作(第一期共12單元)。6.親職手

3、冊內容的設計與撰寫(第一期共13單元)。8計畫執行程序一、第二期1.光碟之設計與製作(第二期共36單元)。2.親職手冊內容的設計與撰寫(第二期共36單元)。3.專家學者審查與修改4.種子教師與志工培訓(兩階段)9理論基礎10問題?1.你有幾年的父母經歷?2.你認為當父母是-------?甜蜜還是負擔3.妳認為當父母需要學習嗎?養孩子是╴╴╴照書養VS.照豬養現代VS.傳統問題一:父母角色在社會變遷中是否不同?問題二:父母角色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是否相同?子女父母互動系統發展概念當你的孩子想買一件你覺得不好看的衣服,你會

4、?你的想法VS.孩子的想法問題三:父母角色是否符合子女發展的需求?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三、生態系統理論 四、家庭生命週期觀點15主要應用理論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1.依據一般心理健康者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2.視社會發展為連續不斷的歷程。3.以發自於自我成長的內在因素做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心理社會發展。16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一)基本原則1.心理社會發展是連續而累積的,前一階段如何解決會影響下一階段解決的能力;2.心理社會發展包含一連串橫跨一生中的各種不同發

5、展議題;3.心理社會發展是有次序性及階段性的;4.心理社會發展主要反應在發展任務上;5.心理社會發展階段主要關心的是發展(任務)的內涵。17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二)基本概念1.發展階段:將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2.發展任務:界定每一個年齡階段中健康的、正常的發展任務,這些任務形成一個序列:成功地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導致發展及成功地完成下一個階段任務的更大可能性。1819階段年齡發展危機與任務發展順利的特徵發展障礙者特徵10-1(嬰兒期)信任與不信任對人信任,有安全感面對新環

6、境時會焦慮22-3(幼兒期)自主行動(自律)與羞怯懷疑(害羞)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34-6(學齡前兒童期)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46-11(學齡兒童期)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512-18(青少年期-青春期)自我統整(認同)與角色混淆有了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生活無目的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619-40(成年早期)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親密與孤立)與人相處

7、有親密感與社會疏離,時感寂寞孤獨740-65(成年中期)精力充沛(生產)與停滯頹廢熱愛家庭關懷社會,有責任心有正義感不關心別人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865-生命終點(成年晚期-老年期)自我榮耀(統整)與悲觀絕望隨心所欲,安享餘年悔恨舊事,徒呼負負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八個階段一、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二)基本概念3.心理社會危機:個體出生後,開始與環境接觸互動,在互動中,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但也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

8、上的困難,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20二、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AlbertBandura於1977年提出。認為人類的學習是個人與其所處特殊的社會環境持續交互作用的歷程。人類的行為大都經由學習而來,個體自出生就無時無刻於無形中學習他人的行為。隨著個人年齡的增長,在行動、思想、感覺及對事物的看法,發展成一個為家庭與社會所接受的社會人。21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