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

ID:46056172

大小:59.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_第1页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_第2页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浅析》南溪一中徐丹[摘要]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的情感来源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生活的一种真实反应,是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音乐在培养人们的高尚悄操和审美情趣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情感教育。[关键词]高中咅乐教学情感培养音乐是一门古老而常青的艺术,是表达人们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不可言传的微妙内在世界情感波动的实存。音乐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格什温说:音乐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花样繁多的调子和声音祁是毫无意义的,除非它们产牛•于思想。因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变换教学方式

2、,如何让学牛更好的鉴赏作甜,并从作站中获得情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必备的人格魅力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特冇的人格魅力,才能吸引学生对这堂音乐课感兴趣。首先,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必不可少,在课堂上,能范唱熟悉的歌曲,编创简单的舞蹈动作,器乐演奏流畅等,这些必备的技能可以使学生信服;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把握课程的重难点,理清思路,设计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所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静态影像集成,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有声有色的音乐画而,激发学牛的兴趣,以便他们很快进入音乐情景、想象,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丰富多彩、细腻的情感;再次,教师应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3、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法、描述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抓住音乐教程中故事性、情节性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如:作曲家背后的故事,因此就可以抓住作曲家小吋候、上学吋以及创作过程中发纶的有趣的事情进行教学,再加之幽默风趣的动作、语言来激发学牛的想象,如: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小莫扎特非凡的音乐天赋很早就已引起他父亲的关注。冇一次,他与一位刖友一起回到自己家中,看到4岁的儿了正聚精会神地趴在五线谱纸上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我在作曲。”孩子的举止使两位大人相觑见笑,面对着纸上歪七扭八的音符,他们以为这不过是小孩的胡闹。然而,当细心的父亲将儿子的

4、作站认真地看了儿眼之后,忽然兴奋地眼卩禽泪花对客人喊道:“亲爱的,你快來看!这上而写的是多么正确而有意义啊!”通过作曲家的故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纶对于木节课的兴趣。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基于每首作站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通过聆听能把握音乐所表达的情感。音乐鉴赏课最初阶段是聆听阶段,是欣赏阶段,是情感体验的初步阶段,它既是鉴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鉴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的相互交融,产生的共鸣。学生初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能和同学们分享、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鼓励学生人胆地说出

5、口己听完作品的感受,保留各个学生的想法,并适当的给予肯定,然后进行作品分析。在进行作品分析时,就要先谈到创作这首作品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时代和相关写作廿景,讲述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旅程,大部分作曲家都是经历了不同程度上的懒练与坎坷,体验到作曲家创作的艰难过程,如:柴口J夫斯棊的作品《第六(悲怆)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了作曲家柴可夫斯棊的世界观,也充分表达了他的艺术成就。柴口J夫斯棊生活的晚年,止是沙皐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社会黑暗、动荡不安,1905年的俄国革命即将來临,此时的柴科夫斯基苦闷彷徨、无所适从。1892年5月,柴可夫斯基开始构思第六交响

6、11

7、。这个构思是:“第一

8、乐章全是激情,满怀信心,渴望有所作为;第二乐章是爱情;第三乐章是失望;第四乐章则以生•命的熄灭作为结束。”当柴可夫斯基谱写部分初稿后,认为“具中并没有什么有趣的和令人喜爱的东西”,因而放弃了这一稿。1893年2月,他乂重新谱写,这一次他是把“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Illi”的。尽管这一稿并没有完全实现原来的构想,但仍然保留了原來的思想棊础。即:这部交响曲悲剧性的形象和气氛贯彻始终。音乐是最擅长抒发情感的,最能拨动人们的心弦的艺术形式。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悄感是最丰富、授内在、授复杂的抽彖的东西。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擅长表达情感。咅乐中的表现,通常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即使是哀伤的,它也完

9、全能表达镶嵌于各种悄感Z间难以名状的微妙Z情,而这些悄感,往往來自于作曲家特冇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因而分析作曲家当时作曲的背景和心情是很有必要的。三、朗诵歌词与演唱相结合每首音乐作品的歌词都是很美的一首诗,英国的珀塞尔说过:“像诗是词汇的和声一样,音乐是音符的和声,像诗是散文和演说的升华一样,音乐是诗的升华。”教师应该带领学主大声,富有感情地朗诵这些精炼、优美的歌词,如:选修课江苏民歌《荣莉花》歌词:“好一朵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