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

ID:46068452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_第1页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_第2页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观察资料与方法2004-2007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分为两组。亚低温治疗组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19〜76岁,平均58.6岁;入院时GCS3〜8分;广泛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24例,颅底骨折并脑挫裂伤12例;其中手术36例,保守治疗18例。对照组54例,男42例,女12例;年龄21〜72岁,平均56.4岁;入院时GCS为3〜8分;广泛脑挫裂伤16例,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18例,颅底骨折并脑挫伤20例;其中手术39

2、例,保守治疗15例。方法:对照组入院时或术后采用脱水剂、激素、预防感染、神经营养药物等治疗。亚低温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均于入院时或手术后2〜5小时行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采用冬眠I号微量泵静脉输入+降温毯,控制温度于33〜35°C;疗程为3〜5天。随访3个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3个月)预后采用G0S评分,分为:①良好:成年人能恢复工作,儿童、青年能上学;②中度残疾:生活自理;③重度残疾:需要人照顾生活;④植物生存;⑤死亡。结果治疗结果:①良好:亚低温治疗组37例,对照组21例;②中度残疾:亚低温治

3、疗组7例,对照组9例;③重度残疾:亚低温治疗组5例,对照组8例;④植物生存:亚低温治疗组2例,对照组7例;⑤死亡:亚低温治疗组3例,对照组9例。结果表明,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未使用者。讨论在亚低温治疗中,临床护理占极大的比重,并且技术耍求高,工作难度大,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意识状态、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颅内血肿、颅内压增高等都可以引起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它们的变化是准确判断、及时处理颅脑损伤伤情的重要依据,是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4、①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变化是颅脑损伤的临床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语言交流、疼痛刺激、角膜反应、吞咽反应、咳嗽反应、肢体活动来判断。②瞳孔:瞳孔缩小,疼痛刺激反应存在且刺激后瞳孔恢复正常大小,应考虑是药物所致。③生命体征:冬眠药物对呼吸有抑制作用,降温可引起呼吸减慢,换气量及潮气量下降甚至呼吸抑制,还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电图改变,严重吋可出现心律失常、房颤、室颤等,若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则应停止使用。呼吸系统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给氧,一般氧浓度为3〜4L/分,将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7%。冬眠后患者的

5、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减弱,痰液不易排出,故在常规做痰培养和气管切开护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加强翻身、拍背、吸痰,并注意观察痰液的性状、颜色及量的改变。消化系统的护理:鼻饲前应抽吸胃内容物判断是否潴留或胃出血,胃潴留>60ml应延长鼻饲间隔吋间,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应鼻饲止血药、冰盐水,同吋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做好配血、输血的准备,以防发&失血性休克。体温的护理: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病人的肛温在34〜35°C,头部重点降温的病人可维持口腔温度在33~34°Co降温及复温的护理:①高热降温阶段:降温速度以

6、每小吋0.5〜1°C为宜,降温过快患者会感到太凉或出现寒战。②对于复温,目前主张自然复温,即首先停用物理降温,然后逐渐停用冬眠药物。亚低温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需精心的护理才能使患者安全平稳的度过脑水肿高峰期,减少并发症,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参考文献1曹禧,骆红霞,李媛,等•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应用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5.2唐绍辉•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