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ID:46071045

大小:54.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_第1页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_第2页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_第3页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初中科学怎么教?如何教才有效?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课题。我认为,教学是一个复杂但有序的过程。下面我就如何推动初中科学有效教学进行简单的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将教材屮的内容以问题或任务的形式呈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耍。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需要教师精心设置导学的活动或任务来实现。借助实验呈现直观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科学课堂教学问题呈现的最佳方式。借助多媒体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呈现出来,尤其是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经历直接相关的资料,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地思维。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2、上,设置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实验时,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物距不同时,成像的大小、虚实、倒正不同”出发,将要探究的问题直接抛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学生从原冇认知出发提出“可能与物距冇关”“可能与像距有关”“可能与凸透镜有关”等猜想。那么,这些猜想对不对呢?很自然地生成了验证的需要,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口C的猜想,想办法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实验器材(如凸透镜、光源、光屏等)的选取及如何将这些实验器材进行组合,并自主设计出实验方案。那么

3、,这些器材应放在哪里呢?这时,“光具座”被呼唤了出來。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完善设计,为实验探究铀平了道路,同时学生的实验技能也得到了冇效的提升。可见,以问题或任务的形式呈现科学教材内容是初中科学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却存在误区,尤其是对滑轮的省力、省距离、中心轴是否随滑轮转动等并未深入了解。因此,教学中可以“学生认识的滑轮”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学生列举印象中的滑轮f分析评价印象中滑轮的正误,展示滑轮模型或实物,建构滑轮模型一探究各类滑轮的特点f生成滑轮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的教学思路设计,以生成滑轮的概念及模型图解,不同滑轮的特点及应用板书,从而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这

4、一教学设计中,目标达成的方式始终建立于学生的经验之上,是学生的一种自主生成,并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和说理,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化。対“滑轮特点”这一学生感性认识不足的内容,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探究各类滑轮的特点而达到与经验有机结合的目的,从而在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弥补其认识上的不足。三、基于学生经验Z上的教学设计的良好效果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突出的是学生屮心、学生主体,克服了“教师是课堂权威”的弊端。从教学现状看,许多方面得到了改观。1•课堂氛围活跃,交流合作主动。基于

5、学生经验Z上的教学,各种教学预设的目的旨在生成与目标相关的教学索材,学生的生成变成了教学的主耍资源,其结果是师生或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繁,主动生成与合作交流也就变得非常活跃。2•发散思维加强,迁移能力提升。对同样的预设,因不同学生的前概念差异,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或结果,这些不同的答案或结果并不代表错误,可能只是审视和度的不同而产生的,这些答案或结果往往会成为良好的合作学习素材,有利于师生Z间或学生Z间的认知互补,从而促进教学相长。3•师生情感融洽,问题生成增加。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教学,其最大特点是课程资源或情境创设源自于学牛的前概念,这不但会有效促进学牛的思维愤煤状态,

6、而且更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教都是建立于自己的学Z上,从而对教师更具敬佩Z心,师生感情与H俱增。4.应试能力提高,学科素养发展。教学的主要H的虽然不是为了应试,但应试也能表现出学生学科素养的一部分,应试也是学生的能力之一,也是影响今后就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从而也就更有利于对学科知识的建构,达到学科素养与应试能力全面提高的效果。英实,基于学生经验之上的教学效果远非这些,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认真研究学情,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做到心屮冇学生,课屮有学生。参考文献[1]毛娣儿,邵万

7、亮•提高科学教学预见能力的途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6(12).[2]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版)[M].北京:人民邮电岀版社,2008.(责任编辑黄春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