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

ID:46075572

大小:57.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_第1页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_第2页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_第3页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_第4页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摘要:文章就档案鉴定"为谁鉴定”、"由谁鉴定”、“挑选什么”、“鉴定什么”、"如何鉴定”五个问题谈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关键词:档案鉴定;鉴定目的;鉴定主体;鉴定客体;鉴定程序;鉴定内容;鉴定方法。Abstract:Thearticletalkabouttheauthor?sthinkingandunderstandingonthefiveaspects:1.Forwhomarchivalappraisaldoes・2.Bywhomarchivalappraisaldoes・3.Whatselected?4.Wha

2、tappraised?5.Howtoappraise.Keywords:Archivalappraisal;theappraisalpurpose;identificationofobject;identificationofmainbody;identificationprocedures;identificationofcontent;identificationmethod.2006年《档案管理》杂志第2期〜第6期连续刊载了刘东斌先生关于档案鉴定问题的5篇文章,[1][2][3][4][5]系统阐述了其关于档案鉴定“为谁鉴定”、“

3、由谁鉴定”、“挑选什么”、“鉴定什么”、“如何鉴定”五个问题的观点。笔者认真研读了这5篇文章,也就这五个问题谈点个人思考与认识,兼与刘东斌先生商榷。1思考之一:档案鉴定是为谁鉴定的“关于为谁鉴定档案的问题,历史上曾产生了若干个答案:统治者、文件形成者、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全社会公民。”[6]刘东斌先生认为,档案鉴定主要是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鉴定的。[7]固然,从长远和历史的角度看,档案鉴定是''为未来选择历史”,[8]是为未来的人而鉴定,但档案鉴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庞大工程,简单以此作答似乎不太妥当。

4、那么,档案鉴定究竟是为谁鉴定的呢?对于古代档案鉴定是为谁鉴定的问题,这里我们暂且不去探讨,在此,我们重点探讨今天的档案鉴定是为谁鉴定的问题。我们今天的档案鉴定,有人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文件立卷归档的鉴定(相当于现在的'文件归档整理的鉴定')、机关档案室的鉴定、档案馆的鉴定”,[9]那么,这三个阶段是“为谁鉴定”的呢?“文件归档整理的鉴定”主要是为“文件的形成者”鉴定的,也许,其中含有“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鉴定”的成分,但那不是鉴定的初衷,因为鉴定的对象一一“文件”毕竟是由“文件形成者”形成的。“机关档案室的鉴定”主要是机关档案室在向

5、档案馆移交档案时,按进馆要求对档案质量进行的鉴定,和对已到保管期限的未移交进馆的短期或者长期档案进行的鉴定,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为“文件的形成者”鉴定的,不过,可能要兼顾除“文件的形成者”以外的其他“档案利用者”[这其中,可能包括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的利用需求。'‘档案馆的鉴定”,主要是指档案馆根据馆藏动态性原则对馆藏档案进行的定期鉴定,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1)围绕开放档案进行鉴定;(2)对已到期的短期和长期档案进行鉴定;(3)对重复档案文件进行鉴定。”[10]档案馆围绕开放档案进行的鉴定即开放档案鉴定,主要

6、是为'‘文件形成者"以外的其他社会利用者鉴定的。因为"文件形成者”利用档案馆馆藏的其自身形成的档案一般不受限制,而其他社会利用者一般只能利用已开放的档案。档案馆对已到期的短期和长期档案进行的鉴定即期满档案鉴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鉴定”的,因为期满档案鉴定除"把那些内容重要的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文件”继续留存外,主要是把“对研究个别情况起到凭证作用的文件(如名人及重要领导人的批示、讲话、手迹、书信等)继续留存”,[11]而这些文件,无疑是“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

7、喜爱的珍贵史料。档案馆对重复档案文件进行的鉴定即重复档案鉴定,是为“档案馆自己”鉴定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优化馆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档案文件,从而减少档案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的浪费。2思考之二:档案鉴定应当由谁鉴定关于档案鉴定应当由谁鉴定的问题,国外曾有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其一,以希拉里?詹金逊(英国著名档案学家)为代表,认为文件形成者是档案鉴定合适的人选;其二,以T?R?谢伦伯格(美国著名档案学家)为代表,认为档案人员才能胜任鉴定工作”,“我国采取的是档案人员、业务人员和有关领导三结合的办法”。[12]刘东斌先生认为,应当由

8、文件形成者、档案人员、档案利用者三方面人员共同完成档案鉴定,"由档案人员根据文件形成者和档案利用者的鉴定意见,具体实施档案鉴定。应当说明的是,档案人员实施档案鉴定并不是代表文件形成者和档案利用者,而是这两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