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ID:46078595

大小:69.5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B组60例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7%,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退热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

2、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退热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关键词】利巴韦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发,而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就是病毒感染。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就是对症治疗,积极控制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

3、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5个月-75岁,平均(34.8±2.5)岁;病程1-6d,平均(3.0±0.5)d;体温37.6-39.5°C,平均(38.0±0.5)°C;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平均分成A组与B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温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

4、规抗感染治疗,给予感冒退烧药物、消炎药物口服或者注射,叮嘱患者多休息,补充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症状,积极预防并发症。B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12-15mg/kg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1次/d。1.3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治疗3d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明显改善,精神状态恢复良好,体温恢复正常,能进行正常工作;有效:治疗3d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尚可,体温有所下降但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出现反复现象;无效:治疗3d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体温未得到缓解或者反复发作较为频繁,

5、有并发症发生倾向或者有并发症发生现象。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釆用t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A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B组患者屮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退烧时间比较A组患者平均退烧时间为(75・2±18・84)h,B组为(62.1

6、±13.35)h,B组患者退热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耍由病毒引起,如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严重的会导致患者出现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以及心肌炎等疾病。临床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以消炎、抗病毒等为主,但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主要由核昔转运,约有45%会被消化道吸收,在血浆中时,利巴韦林也由核营转运,通过细胞膜进行运输。利巴韦林进入机体后会广泛分布在

7、所有组织中,包括脑脊液、脑等。其药代动力学被捕获的细胞中,尤其是红血细胞(红细胞)中,一旦它被添加激酶,就会获得更高浓度的药物,以去除磷酸盐磷酸盐形式为主。大多数的激酶活性的药物转换以及积极核昔酸的形式是由腺嚟吟激酶作用的,而腺瞟吟激酶乂是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较为活跃的一种。故利巴韦林对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能够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能够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从而起到抗病毒的效果。约理实验证明,利巴韦林能够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复制速度,减少毒素的释放,进而缓解患者的全身症状,明显降低机体的体温,・且不

8、良反应较少,能和大部分的常规约物联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屮,利巴韦林组患者总冇效率91.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5.0%,且利巴韦林组患者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退热,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参考文献[1]梁益辉,李舟文,申梅•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10(25):52-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