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浅谈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浅谈

ID:46080186

大小:60.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浅谈_第1页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浅谈_第2页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主动车轮的另一个优势是能提供比传统汽车更好的被动安全性。因为传统汽车需要将发动机和变速箱放在车头.当发生碰捕时动力系统容易侵入车厢造成致命伤害,而舍去发动机和变速箱后,车头的缓冲区将变得高效、充足。2、轮毂电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特点及关键技术电动汽车采用轮毂电机驱动技术后,能量源与驱动电机Z间的功率传递采用软电缆传递,摆脱了传统机械传动的设计约束,这给整车带来很多优点。(1)由于取消了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部件,传动系统得到减化,整车质量人人减轻,使汽车很好的实现了轻量化Fl标,而且这也减少了精密机械部件的加工费用

2、,使整车生产成本也有望降低。由电动机直接驱动车轮甚至两者集成为一体,便于实现机电一体化。(2)由于去掉了机械传动部分,相对于保留机械传动系的电动车(采用单电机驱动),其传动效率得到提高。(3)由于电动轮与动力源Z间采用软电缆连接,且占用空间很少,因此使电动汽车整车布置设计非常灵活,如有更多空间布置电池,APU(Aux订iaryPower—Unit辅助能量源)及其他混合动力或燃料屯池等部件:容易实现汽车的低地板化:行李箱及乘客位置设计更灵活。整车质量分布设计口由度人,使轴荷分配更趋合理。(4)电动轮驱动系统在布置上的灵活性,为汽车

3、实现多轮及多轴驱动带來很大方便,这对普遍采用多轴驱动的垂型军用越野车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特点。因此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在军用汽车上的应用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5)由于动力传动的中间环节减少,与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轮驱动汽车只有少量的电磁噪声和机械噪声,噪声低。(6)传统汽车对各车轮驱动力进行控制时,要对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及车轮制动系进行综合控制才能实现。除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高Z外,由于机械系统的响应较慢,且受制动器,液压管路及电磁阀的延迟等因素影响,传统内燃机汽车的ABS系统与TCS系统的实际时间延迟达

4、50〜lOOmSo这限制了ABS系统与TCS系统性能的提高,而且依靠制动作用调节车轮驱动力时,增加能耗。电动轮驱动系统则可只通过电动机及控制系统来完成齐车轮驱动力的控制而不需耍其他部件,且制动作用可由屯动机完成,结合再生制动功能,则可节省汽车能量。容易实现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牵引力控制系统(TC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动力学控制系统(VOC)及屯子稳定功能(ESP)等。与内燃机相比,无论在加速还是减速,屯动机转矩响应都非常快且容易测量值更精确,电动机的转矩响应可达到0.2mso这对TCS,ABS及VDC系统來说是非常重要

5、的。因此电动机作为ABS,TCS及VDC系统的执行器是菲常理想的。(7)在采用电动轮驱动系统的4轮电动汽车上,若进一步导入线控4轮转向技术,则还可实现车辆转向行驶高性能化,并有效减小转向半径,甚至实现零转向半径,大大增加转向灵便性。具有无级变速特性且便于实现汽车巡航控制功能。(8)对各车轮采用制动能量冋收系统,则可大大提高汽车能量利用效率,且与采用单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和比,其能量冋收效率也获得显著增加,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9)实现汽车底盘系统的电子化、主动化。底架结构大为简化,可使整车总布置和车身造型设计的白由度大大增加。

6、若将底架承载功能与车身功能分离,则容易实现相同底盘不同车身造型的产品多样化和系列化,从而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现代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分为前驱动、后驱动或全驱动。这三种驱动型式各有优缺点,而且对汽车行驶丄况的适应性也不同。如前驱动轿车在高速转向时稳定性好,但在加速时或爬坡时,动力性受载荷转移的影响较大,而后驱动在这方面的性能优于前驱动车,但全轮驱动车的传动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各车轮驱动力难以实现理想分配。汽车采用电动轮驱动后,全轮驱动技术的实现得到大大简化。对于基于电动轮驱动的全轮驱动电动汽车来说,采用前驱动、后驱

7、动或全轮驱动可根据汽车行驶工况由控制器进行实时控制与转换,这样宣于电动机在高效率区运行,因为当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所需功率相对较小,则可只采用两电机驱动,以提高电机负荷,使电机处于高效率区,而在加速、爬坡及高速行驶时,则可启动全轮驱动,保持汽车的最佳动力性。且各车轮的驱动力可根据汽车行驶状态进行实时控制,真正实现汽车的“电子主动底盘〃。3、轮毂电机系统的技术难点轮毂电机带来新的技术挑战,主耍包括:⑴轮毂电机系统集驱动、制动、承载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优化设计难度人;(2)车轮内部空间有限,对电机功率密度性能要求高,设计难度人

8、;(3)电机与车轮集成导致非簧载质量较人,恶化悬架隔振性能,彩响不平路面行驶条件下的车辆操控性和安全性。同时,轮毂电机将承受很大的路面冲击载荷,电机抗振要求苛刻;(4)车俩人负荷低速爬氏坡工况下容易出现冷却不足导致的轮毂电机过热烧毁问题,电机的散热和强制冷却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