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

ID:46084371

大小:7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0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_第1页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_第2页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_第3页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_第4页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关于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的复习1、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中,对古诗文学习的具体要求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古诗文积累与运用的学习重点在于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重视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培养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2、命题趋势新课程中对古诗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查基本定位于“能比较熟练地背诵并正确默写所规定的大部分优秀古诗文,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恰当地选用相关的词句。”从

2、近两年来河北省的中考语文试题包括今年鹿泉实验区的中考试题来看,古诗文积累与运用部分在试卷中所占比率为总分值的10%左右(2003年12分、2004年10分),体现了对学生加强语文积累,丰富语文积淀的良好导向。从考查范围看,命题基本上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为重点,兼顾教材中推荐背诵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强课外积累和运用,试题还注意体现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才能和个性的天地。从题型上看古诗文积累与运用的考查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直接默写型(试题要求:根据课文原

3、句填空)。这种题型比较原始,难度也不高。即根据提示的上句或下句,直接补写出相应的句子。这种题型只要能正确识记、正确书写,便可得分。二是理解性默写型(试题要求:根据要求写出古诗文原句)。即根据题干要求,在正确理解原文和原句的基础上默写出课文原句。这一题型比前一类难度要大,它不仅要求识记正确、书写无误,还需要对原文内容和所填句子有正确的理解。三是迁移运用型。本类型题的特点不是简单要求学生机械地复现记忆,而是创设一个应用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古诗文积累中搜寻相关的知识储备,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嵌入恰当的古诗文名句。例:“大自然美丽

4、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04年河北省中考试题)。这种题型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近年来此类题型所占分值呈上升趋势。四是拓展性默写题。由于题干所规定的范围比较宽泛,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这种题型减小了限制,扩大了答题的空间,给阅读面广、积累丰富的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余地。例: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山水”有关的完整语句,。另外,从2004年鹿泉实验区的中考命题看,试卷

5、中出现了要求默写整首古诗的题型,这是避免学生为应试而只死记硬背一些名篇、名句,加强古诗文积累的一种有益尝试。3、应考策略古诗文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功在平时,在日常的学习中,及时地进行理解背诵,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文学积累与语文素养,到考试时就不会“临时抱佛脚”。当然,必要的复习和知识梳理还是要做的。这里就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复习提供几种方法,供教师参考:(1)整理归类法。即指导学生把所学的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归类整理成册。如:按古诗和古文各一类、按三年学段归类、按课标要求的与非课标要求的归类。再如,可按诗文的内容分类。写送别的诗、

6、写劳动的诗、有哲理的诗,描写月、花、鸟、雪等的诗8。整理与归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能帮助学生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便于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复习。(2)熟能生巧法。古诗文大多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定时检查学生的默写情况。有针对地对学生背诵和默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此次反复,让学生达到熟练背诵和默写的地步。(3)理解与运用结合法。有些教师在指导复习时,很注重死记硬背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对古诗文内容、思想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学生虽然会背,但因缺乏理解而不会运用。在指导复习

7、中要重视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训练。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进一步加深理解,使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养和能力。(4)名篇佳句赏析法。整理名篇佳句,理解其内涵,赏析其妙处所在,认识其在生活的运用。(5)记准写对法。无论是平时的积累还是考前的训练,教师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要突出在两个字“准”、“对”上,克服考试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现象。题型示例(一)、默写全诗。1、杜牧的《赤壁》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3、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二)、根据课文原句填空。(直接默写型

8、)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3、,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4、,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决眦人归鸟。(杜甫《望岳》)6、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7、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