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

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

ID:46086872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_第1页
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_第2页
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_第3页
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_第4页
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时期报纸副刊变化研究及思索【摘要】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报纸副刊从可有可无的“报屁股”发展到今天报纸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拥有了内容好、种类繁多的副刊体系。本文重点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报纸副刊的变化和成因,并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关键词】报纸副刊变化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报纸副刊的变化90年代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新闻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副刊的发展与此紧密相连,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纸副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读者需求的变化也在进行着发展、进步和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这30年中,报纸副刊的改变可

2、谓翻天覆地①。K副刊品种单一局面改变,各种专题、专刊型副刊增多,内容以服务性、信息性和实用性为主,形成“大副刊”90年代以来,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是:通常意义上的标明'‘副刊”的副刊已经演变为各种专版、专刊,版面由一个版发展为2至4个版。一份报纸除去新闻版面之外,每天都有不同的专刊、专版,内容涉及房产、汽车、电脑、时尚、家居、旅游、消费、美食等各个方面。传统的副刊是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之类的内容,而近年来副刊的外延不断扩大。对于这种内容空前驳杂、形式应有尽有的中国报纸副刊奇观,有关学者和业界人士,提出了“大副刊啲概念。所谓“大副刊”,指除新闻和广告之外的所有内容

3、,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正刊之后的文艺性副刊;一是杂志化和集新闻性、综合性、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副刊版块,前者由一个或数个版组成,后者可以由定期、不定期出的一个版或专刊性质的多个版与正刊后的文艺性副刊共同组成,是一个相对容量较大、功能较多、综合性较强的大型副刊。作为副刊他要积极适应报纸“品牌'的要求,从传统型向“大副刊”转向,向焦点类板块、服务类板块和极具创新意味的专特版发展②。2、传统的文艺性副刊出现消弱趋势,风格和样式较之从前也有所改变文艺副刊曾是我国报纸副刊的主要形式,但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文艺副刊出现日渐消弱的趋势,甚至“文艺副刊式微说”一度兴盛。全国

4、各类报纸在纷纷扩版的同时,不少报纸原有的纯文学副刊则经历了一次大“瘦身”,有的减少了版面压缩了周期,有的变成了收藏、旅游、时尚等纯粹的娱乐版、休闲版。还有的虽然保留了文艺副刊的版面,但在报纸版面不断增多的背景下,这种对文艺副刊版面“按兵不动”的做法,实际上是另一种削弱。与此同时,文艺副刊的风格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如果说过去文艺副刊上刊登的内容还是以纯文学、精英文学为主,那么今天的文艺副刊刊登的更多是通俗的大众文学。在形式上,过去的文艺副刊更看重内容的启发性和思想性,而新时期的文艺副刊更多注重内容的愉悦性和精美性。二、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根据德弗勒(M.DeFeur)的

5、媒介生态理论(又称媒介依赖系统理论),媒介不仅与其他媒介互动,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竞争等外在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内在组织结构③。将这一理论与当代副刊变革相联系,我们不妨也从社会系统、受众系统和媒介系统自身着眼分析副刊变革的成因。⑴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副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存在基础。报纸副刊之所以会由原来的纯文艺副刊发展到今天包容多样的"大副刊”,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新闻提供了大量的报道素材,也充实了副刊上的内容。正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才有那么多的汽车、房产、时尚等专刊、专版。(2)社会文化的变革导致“文艺副刊”的式微。进入新时期以来

6、,我国社会文化的变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精英文化主导格局的消解,二是大众文化的兴盛。这两者都对报纸副刊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曾令“五四”以来直到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报纸副刊都属于精英文人的天下。副刊编辑和作者队伍均是各个时期有思想、有文化、能著书立说,在圈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人,副刊内容多以启蒙为己任,是知识分子进行文化和政治批评的"公共空间”。副刊内容虽不如专业杂志的深度,但却是知识分子借助大众传播平台对大众进行精英文化通俗普及和启蒙教育的平台。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加速,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全面进入当

7、代的中国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大众文化,学者王一川的看法是:它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一方面它承认大众的世俗欲求,另一方面,它让消解深度、消遣娱乐成为人文的最高本体。2、读者需求不断满足读者需求这个客观规律,一直影响着报纸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它逼迫着报人不断在适应读者需要、满足读者需求方面进行探索,并使报纸从形式、内容上得以丰富、完善和发展。从读者需求上来看,新时期不断造就新读者,新读者又呼唤副刊的新面孔。今天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加务实,对副刊的要求已不同与过往。在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