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

ID:46094958

大小:72.1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_第1页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_第2页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_第3页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_第4页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分析90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以提高社区医师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认识。方法:收治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呼进行治疗。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总冇效率,观察组总冇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对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采用常规三联与奥美拉哩结合进行治疗的疗效比单纯常规三联疗法

2、的疗效要显著。关键词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分析临床疗效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一般为10岁左右。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一般统计约2:1[1]。由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不如成人典型,临床上常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为了加强对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认识,提升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水平,降低误诊率。现将本院收治的90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

3、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男69例,女21例;年龄5.5-13.5岁,平均9.8岁,其中5.5〜7岁26例,8~11岁36例,12〜14岁28例。其屮消化道出血25例;上腹不适,常有不规则反复性腹痛、黑便16例;反复呕吐17例,大部分为进食后呕吐;进食后泛酸13例;大便隐血阳性6例;出血性腹痛4例;食欲不振90例。病程7〜30天。所有患儿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符合研究要求。检测标准以中华医学会发布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检查结果: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复合溃疡3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冇可比性。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

4、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合理调整饮食,抑制胃酸分泌,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哩进行治疗。对所冇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率等。具体操作如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抑酸、抗菌、保护胃黏膜。给予雷尼替丁2~4mg/kg加入250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1次/口,连用3天后转为口服,1次/口,3mg/次,连服1个月,另外同时给予克拉霉素片2次/日,500mg/次及阿莫西林2次/H,100mg/次。观察组: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基础上,口服奥美拉呼0

5、.6〜0.8mg/(kg?S),1次/日,晨服。4周为1个疗程。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呈阳性患者以奥美拉哇0.6〜0.8mg/(kg?H),克拉霉素15~20mg/(kg?口),阿莫西林30mg/(kg?口),3约联合联治,治疗2周后独用奥美拉畔2周,2次/日。治疗阶段内,患儿1周复诊1次以便跟踪病情发展变化,治疗结束后,所有患儿均复查胃镜,观察记录溃疡愈合情况。同时复查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胃镜下溃疡病灶消失或是进入瘢痕愈合期;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是消失,胃镜下可见溃疡病灶处于愈合缩小期,且缩小的幅度在50%以上;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

6、的改善,胃镜下可见溃疡处于活动期,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下[2]。统计学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分析所得结果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8%,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存1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现象。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89%,存有消化道出血者3例,幽门不全梗阻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89%高于观察组并

7、发症发生率2.2%,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讨论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较复杂,与多种因素冇关。如遗传因素(冇家族史的病儿20%〜63%)、精神因素、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及氢离子和饮食不当等因素,各因素Z间存在着相互制约或协同的密切关系。婴幼儿消化性溃疡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腹痛或呕吐,体重增长缓慢。婴幼儿很难准确诉说腹病的性质和部位,往往均手指点脐部,有消化道慢性出血时有贫血表现,面色苍口,虚弱。大出血时表现为呕血及柏油样便[3]。本组大部分患儿均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