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

ID:46096336

大小:56.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_第1页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_第2页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_第3页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策略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經典的道德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同时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了让国学经典代代传承,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丰富语言积累落实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一、依据年段特点,确定诵读内容。依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确定每个年级的诵读内容。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年级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1•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他们的

2、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效率依赖于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我们可以选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这些内容短小、故事性、趣味性强的经典来诵读。2•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日益增强,记忆已经由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记忆的策略性渐强,所以我们推荐诵读《论语》、《诗经》、《离骚》、《大学》、《中庸》、《道德经》、《孟子》等为教材,开展诵读活动。3•至于唐诗宋词,联盟更是由于它的琅琅上口,韵律优美,浅显易懂而为孩子们喜爱,所以唐诗宋词的诵读可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二、利用教育环境,

3、营造诵读氛围。1.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在校园的围墙、走廊、花坛、厕所、餐厅、阅报栏、文化墙等公共场所,用诗文、诗画、名言佳句的形式进行装点,让校园处处有经典,让学生抬头见经典。2•班级利用黑板一角开设“每日一句^每周一诗^专栏。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3•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园小喇叭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欣赏等栏目,营造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三、开展多样活动,激发诵读兴趣。1•多样诵读,激发诵读兴趣。常用的方法有:领读、教读、对读、比赛读等“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2•让学生根据经典的语言描绘、绘画、编

4、演,尝试制作经典诵读小报、从而活化经典、再现经典。3.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例如,诵读会、诗文表演、中华经典美德小故事演讲、诗词大赛、读书节等。4•结合语文教材,进行知识的拓展,开发古诗文校本教材。5.结合24节气,主题进行诵读。四、加强日常管理,培养诵读习惯。1.晨读、午练、暮省。每天早晨,给学生15分钟,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国学经典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每天下午,再给学生20分钟,复习巩固,每天晚上,让学生回顾一天所诵。2•为减轻学生背诵论语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充分利用

5、每天语文课前两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3.各班每周都要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中抄录一些国学经典名句,供学生课前、课余时间诵读。学校为每个班级建立“班级诵读经典档案”;每个班主任为学生建立“诵读经典个人档案”,记录班级、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详细情况。班级里还有每个学生诵读经典的星级进度表,激励学生你追我赶,踊跃夺星。4.开展结对互助,同伴帮扶活动。有的是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互助,有的是同班级中进展快的同学帮助相对滞后的学生。五、形成家校合力,提高诵读成效。经典诵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

6、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受益。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的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诵读经典,其核心是要增加小学生的原始积累。积累多了,将来理解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许多原来理解不了的东西自然能做到“无师自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

7、驭文字”。因此,让学生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的意义是深远的,请让我们一起与经典同行,让经典一生一世,代代相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