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

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

ID:46102870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_第1页
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_第2页
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_第3页
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高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研究摘耍:如何发展这些专业应引起社会与高校的广泛关注。高校必须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建设,保证专业建设的水平与质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隐忧;对策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阵痛”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苏的选择和重点。美国、日本等国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提出用新的战略性产业来引领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也提出要紧跟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满足国家战略性新

2、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0年教育部同意在高等学校设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140个本科新专业。那么如何建设与发展这些专业,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这是高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隐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面临的是一个新兴领域,属于新兴事物。作为新兴事物,必然会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对高校来说,面临着3个方面的问题。1・不其明确的产业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影响。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周期的萌芽阶段或成长阶段,国家尚无统一的产业标准,也没有公认的界定,人才需求标准也都处于摸索

3、之中o这就直接影响高校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界定。教育部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均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的专业。教育部颁布的目录内专业,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专业所需开设的主干课程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与说明,而目录外专业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参考。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在专业建设中是顶层设计,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o目标、规格的不明确直接影响“怎样培养人”的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而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2.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性质对交叉学科建设的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属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反映在高校学科上体现为多学科交叉性。教

4、育部公布的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均为交叉学科专业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专业建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学科的建设。但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面临许多的困难与问题。就学科知识层面而言,各门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每个学科都想“包打天下”,“学科本位主义”严重影响了交叉学科研究的进程,不同学科知识Z间很难进行实质性的交流与渗透。就人员层面來说,我国大学教师由于受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知识面宽并懂得其他学科“语言”的人员很少,再加上学派壁垒,使不同学科的人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与交流,更谈不上融合。就平台层面

5、來看,在我国以单一的学科为基础划分和设置系科是高校组织的主要构建方式,交叉学科设置的院系很少。这种以单一学科为基础、以院系为单位的系科制,造成学科及办学资源的分割。人员和组织机构都被限制在单一的学科范围内,不利于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3•注重应用技术的产业特点对高校内部“学”与“术”关系的冲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高世楫认为:现在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大部分聚集在应用技术上。教育部同意设置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的140个本科新专业中,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3个,理科类9个,工科类128个。据调查,各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中儿乎均将发展应用性学

6、科专业作为未來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攻方向,本次教育部对140个新专业的设置,将更加推进高校对应用性学科专业的发展。应用性学科专业专注于社会发展需要,强调教育的科技取向与经济取向,使为教育而教育转向为职业而教育,突出高等教育中的“术”。高等教育的“术”能够给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能够为工业部门、企事业部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从而更容易受到国家财政投入的偏好和相关部门的项目与经费支持,因此在资源配置上享受优先待遇。而一些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与效用的基础学科、基础理论就会在这种实用与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受到冲击,在资源的配置上处于劣势地

7、位,导致从事纯学术研究的“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此,高校就容易产生重“术”轻“学”的倾向。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对基础科研的忽视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技术上的突破要依赖于基础科学的发现。这种重“术”轻“学”的现象必将危害高校未来的健康发展。二、对策1•慎重开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高校开设新专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必须坚持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立足学校实际,依托学科基础与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结合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开设。如果盲目地受经济和市场利益的诱惑,不考虑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承受能力勉强为之,就很容易造成新专业一

8、拥而上,结果导致专业低水平重复,不利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