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ID:46107423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1页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2页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3页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XX年代,五角场地区大部分还是农田,有一天早晨,农民起来发现沿马路两旁的杂草以及一些农作物都发黄死了,便感到很奇怪,经过调查,原来有一辆装有氯气瓶的车经过,发生了氯气泄漏造成了这一现象,幸好当时没有人员伤亡。阅读完材料,问题随之产生:如果发生氯气泄漏,你如何逃生?如果氯气有毒,为什么生活中能用氯气消毒自来水?课堂内一下子象炸开了锅,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如:逆着风向跑;往高处跑(密度比空气大)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碱液、石灰水喷洒;就近用水龙头冲洒地面等等。同时,学生探究氯气性质的热情、积极性就会随之上升。2培养学生重视探究过程,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化学学习中的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当化学实验被用作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3、时,化学实验的创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显示出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说。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培养学生重视探究过程。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少不了思维,应用实验知识解决问题需要良好的观察力。所谓观察力,是指能够敏锐发现实验现象中不显著的却是本质特征的能力。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学生,能细致观察到实验现象的特征,并把它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去。例如,“鉴别苯、乙烯、甲苯三种液体。”这道题解的常规思路是先分别与漠作用,能褪色者为乙烯,余者为苯和甲苯,再进

4、行鉴别。然而有些学生只用酸化了的高猛酸钾溶液作用来区别。他们认为,如果很快褪色者为乙烯,缓慢褪色者为甲苯,不褪色者为苯。从这些思路分析,由于他们动手做过甲苯和乙烯跟高猛酸钾溶液作用的实验,而且认真细致观察过这些实验的全过程,并能把这些观察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来,使解法更为简便。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探有所得、究有结论。3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

5、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灵活地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而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的具体方案,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如何设计实验组合装置验,这个过程能让学生亲自尝试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飞跃。通过这样的延伸

6、和拓展,既让学生重视课本基本实验,又能从中得到了提升,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探究乙烯的性质时将乙烯通入澳水后,澳水褪色。于是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乙烯的作用而使该水褪色,但少数同学回答却是不一定。原因是制取乙烯时产生的副产物S02也可使漠水褪色。这种有争议的问题就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到底乙烯能不能使澡水褪色,怎样才能检验乙烯?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只有不断求索才能真正体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实践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

7、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发挥,都成为具有自信、自强、自我发展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获得成功,这是我们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参考文献[1]《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型创新学习模式的探索》,XX年7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