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桥词典》和韩少功的“寻根”文学

浅谈《马桥词典》和韩少功的“寻根”文学

ID:46115481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马桥词典》和韩少功的“寻根”文学_第1页
浅谈《马桥词典》和韩少功的“寻根”文学_第2页
浅谈《马桥词典》和韩少功的“寻根”文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马桥词典》和韩少功的“寻根”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桥词典》——说说《马桥词典》与韩少功的“寻根”主张本來是打算写一篇讨论《马桥词典》的学术论文的,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难以驾驭,《马桥词典》的诞生便预示着它的不平凡。我想说的东西很多,它的作品内容——那个被称作马桥的地方,它的所有的人和事,它的不同寻常的语言;我想说说它的艺术形式,那个难以划分界限的,令人赞扬却又招来非议的词典的形式;它的成就,它的作者……想写的东西太多了,但是静下来思考的吋候才发现,很难从一个角度切入,來完成我的论文,因为我知道的只是表面上的东西,无法深入思考挖掘它的内在含义,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才疏学浅。所以接下来只能浅谈《马桥词典》与韩少功的“寻根”主张,算是

2、一篇读后感。《马桥词典》,韩少功,1996年发表。这是一部重要的著作。这部著作流露出不可掩抑的智慧和洞察力,流露出丰富的思想和对于马桥的久久眷恋。这部著作制造了许多话题,批评家和理论家将有许多话可说:从人类学、历史,社会学到语言学。这是一部引起巨大纷争的作品,从马桥赞扬,马桥事件最终演变为马桥诉讼,闹得沸沸扬扬。读《马桥词典》是一个看似轻松却不轻松的过程。词典式的创作,利用一个个词展开对事情的叙述,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做法。它不像常见的长篇小说,是一气呵成的连续剧式的表达,如果说通常的长篇小说是一条河的话,《马桥词典》就似一个个精美的湖错落冇致小湖泊,形成一道完整的美丽的风景。但与

3、其说《马桥词典》是词典式的写作,不如说它是关键字的提炼,韩少功通过关键字,在记忆理搜寻关于这关键字的故事。于是,看《马桥词典》就像在看-个个故事,一个个故事就像一串珍珠,每个都散发着光彩。你只需负责按顺序一个个词看下來,一木《马桥词典》便被你啃下來了。读《马桥词典》实在简单。从另一个方面,《马桥词典》是一本述原现实的小说,它通过写被遗忘在湖南的某个山背晁里的小村庄和不同寻常甚至有些怪异的方言,很好的描述了那朴素的、混乱的、落后的、狂躁的年代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写出过渡吋期屮国的不安,人民的不安。它是一部隐喻性很强的书,它探讨的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语言和文化问题,特别是这种文化的表述和

4、被表述的问题。在世界文化的环境中,中国有时就是马桥。正如韩少功在1996年访问印度Z后,感受到的:循着英语的引导,你只能进入某种英国化的印度……但在这些英语岛屿的周围,就在这些精英们的大门之外,却是残破不堪的更广阔的现实。也许,在世界文明高度发达的现在,屮国却拥有着更广阔的现实。中国,是一本难读的书。作者韩少功说,《马桥词典》是一个我虚构的地方,虽然我借用了一些门己熟悉的原型,但这本书更多的是想彖和假定……因此,与其说这些词目是马桥的产物,倒不如说马桥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词的产物。一个词的形象、声音、含义以及入口吋的温度和气味感,足以启动我对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的设计和种种猜测。这

5、一•段对自身创作的描述,没冇随作品一起被发表,其原因不得而知。若不是在《马桥词典》的责任编辑朱術青的评论中出现,我恐怕会一直被蒙在鼓里。恐怕是为了让读者产生真实的感觉,达到一种“述原生活”的效果,才没冇发表作者的口述。从作者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马桥词典》是作者内心触动这些词吋的想法,在以他的表达方式表述出来之后,令读者产生真实的错觉。它的真实性为韩少功的“寻根”文学供给了养分。韩少功是80年代捉倡“寻根”文学的作家Z-,同时期的作家阿城,郑万隆等都是倡导者。看似都是倡导“寻根”文学,但细究下去毎个作家的主张都存在差异和分歧。韩少功的“寻根”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族文化的

6、寻找和重建,其二,在全球化语境中重新认识东方文化。从某个角度上说,《马桥词典》是作者对“寻根”文学的探究的高峰。作者韩少功出生于湖南长沙老城,十四岁时便响应号召下乡到汨罗,在那里他从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变成了认清现实的青年。湘西也就是巫楚文化的所在地。韩少功青睞巫楚文化,与其的生存经历有关。韩少功的早期创作,仅仅是对民俗风情进行描述。直到“寻根”文化的提出,巫处文化在他的创作中有了新的生命。远古时期的神秘传说,绮丽的无限想象,奇而不诡的体验,巫楚文化中不同于现实的,被隐藏的,被埋没的文学源流,无疑为韩少功的创作捉供了现实Z外的本土依托。更为重耍的是,巫楚文化是一种边缘性的彖征,它

7、的上古遗风,他的乡野民俗,它的神巫传说……蕴含在屈原、桃花源和沈从文的传奇故事里的湘西的力量,凝练成一条瑰丽而桀鹫的另类现代性的探索,使韩少功获得一种坚守边缘文化的坚定的信念。他尝试用巫楚文化来丰富和完善中国文学,止如当年的屈原,以他瑰丽的楚辞补充了中原单一的诗歌。韩少功的以巫楚文化来体现“寻根”文学的主张,体现了对那个时代的单一的中心的策略。这让我想起了《马桥词典》中的“话份”,在马桥,你若是没有所谓的“格”,你说的话是没有人愿意听的。比如说,马桥最有话份的人,便是党支书马本义,他无论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