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学科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学科教育

ID:46117213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学科教育_第1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学科教育_第2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学科教育_第3页
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学科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学科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摘要】新大纲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在大纳的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这些推荐篇目中可以看岀,学习诗歌文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本文着重探讨了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关键词】农村小学古诗教学由于古诗创作年代久远,古文体系,词句深奥,学生难以理解,加上农村小学使用多媒体的条件不成熟,如不精心教学,学生就觉得古诗平淡无味,设有学习古诗的兴趣。那么,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1•了解历史背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是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诗人以及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例如,我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先让学生查阅

2、资料了解李白和汪伦这两个人,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诗人及写作背景,也能直接引导学生对诗词的大概理解。2•理解诗词主题。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及主题。有些古诗的题目包含了古诗内容,语句精简,意揽全文。从理解古诗的题目入手,分析全文大意。3•解释关键词。在教学中解释关键字句,以字达词,以词通句,梳理句意,理解全文。教学时要教会学生“释、变、异、换、猜”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字词的意思。(1)释:即注释。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这一学习方法,直译古诗句。⑵变:是注意汉语古今变化的字。如“还”和“回”,“舟”和“船”0(3)异:是古今异义的字。如“但”是“只”

3、的意思,“走"是“跑”的意思。(4)换:是古今词的对换,即把单音节词换成多音节词。如《牧童》一诗中,把“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换成“铺天盖地”,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长得茂盛,原野辽阔的意境。(5)猜: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中词语的含义。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卧”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有的说是“躺”,有的说是“趴”,大家争论不休。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也可解释为“趴”,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的天性。4•品味诗词意境。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即可串字连释,品味诗意。在教学时要教会学生用“调”、

4、“补”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调”是调换古诗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有的古诗句往往为了照顾韵律而颠倒词序,如孟浩然《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啼鸟”是“一鸟啼”的倒置,这些字词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补”是补充,即在直译古诗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补充含义。在使用“补”法时不要死板,要灵活运用,只要学生直译的内容与古诗原意基本相符就可以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5•启发想象思维在古诗教学中,启发想象思维,感悟诗词意境。如教学〈〈所见》,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想捉知了结局如何呢P我便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

5、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又笑而向前,进入“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極”的意境,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6•吟诵优美古诗小学阶段让学生多吟诵、多学习优秀诗词,既能提高学生理解文字、语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又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上一页12下一页7•要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花朵,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寓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什么是“意境”?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意

6、,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等。所以,在教古诗时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把省略的语气补充起来,这样,才能领会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如何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开拓意境呢?可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这是因为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把它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例如,在教《山行》这首诗时,可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接着再指

7、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岀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