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案

浅谈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案

ID:46118114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案_第1页
浅谈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案_第2页
浅谈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案摘要:近年來中药制剂发展迅速,因此综合性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基本都开设了《中药学》课程。但综合性高校中医药氛围薄弱,中医药基础教学相对薄弱,学生中I矢药基础知识相对缺乏,学生在学习《中药学》课程时往往缺乏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牛的学习兴趣,让学牛学懂知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几点经验,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关键词:屮药学;综合性大学;教学方法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对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与引导下,我国中药制药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中

2、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及中成药等中药制药企业发展迅速,已同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起成为了我国制药行业三足鼎立态势。在制药行业新格局的形势下,我国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大多开设了中药制药方向。《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制药工程专业开设中药制药方向的基木课程。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都已经开设了《中药学》课程。综合性大学开设《中药学》课程有其先天不足,如屮医药知识氛围薄弱,中医药基础教学薄弱,没有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中医中药基础课程,在此学术与教学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

3、学习《中药学》的兴趣和效果一直是横亘在《中药学》教学者面前的一项艰巨挑战。笔者在综合性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从事《中药学》课程教学十余年,不断探索与实践具有综合性大学特色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理念和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一、总论内容讲深讲透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中药的采集炮制、性能、配伍、禁忌、剂量和用法等知识,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基础。对于第一次开始学习中药学但乂无任何中医药知识背景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老师能讲授好总论,将能使学生对《中药学》全书内容有初步的概括性了解,为余下部分的学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章节学习中能更加事半功倍。该部分教学需要深入、全面的传达课

4、本相关知识,既要多应用中医药的专业术语,又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这些术语,还要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让学生正确认识中药在古今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基木理解中医药的理论体系结构,了解和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中医药的理念。例如,针对四气五味,不仅要讲授清楚四气五味是所有屮药的基础特性,同时还可以将传统的四气五味理论与屮药现代研究发现的物质基础表征形式相结合,阐明中药的功效是多种活性成分作用于机体的综合效应。同时也要向学生说明,虽然现代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对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的阐明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还不能全面指导临床用药,仍然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来认识中药的治疗法则

5、。二、教学内容有取有舍、有轻有重由于综合性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中药学》课时往往较少,因此精选教学内容对《中药学》教学十分必要。综合性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偏重于化学和牛物学,医药学课程不多,尤其是中医药课程就更少,课时数也很少。如果固执的要求在规定的课时内全面讲授课本内容,只能是粗略而浅显的介绍,学生将会感到内容繁多,容易混淆。所以,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对重点药味要重点讲解,而且力求讲深讲透。不是重点的药味则主耍通过与重点药味进行对比学习,引岀两者功效、应用的异同。通过上述教学既能突岀重点药味,又做到了主次分明。同时,部分章节可适当略过,如当前临床应用价值较小的驱虫药章节

6、,就以学牛自学为主。总之,通过精讲中药药味与对比教学非重点药味,学生能够掌握学习内容的主干,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三、引导归纳、对比学习中药的功效和应用中药最终是用于治病救人,所以《中药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讲授中药的功效和临床应用。不同中药的功效、应用的共性和个性,功效类似中药的各自特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所在。药味比较应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如麻黄与桂枝均能发散风寒,用治风寒外感表证;但麻黄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发汗力强,尤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桂枝则尤擅温阳通气,发汗Z力弱于麻黄,表虚、表实证均可使用。再比如黄苓、黄连、黄柏皆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治疗

7、湿热或火毒之证。然黄苓偏于清上清湿热及肺火;黄连善清中焦湿热及心胃之火,为治湿热泻痢之要药;黄柏善清下焦湿热,且还可清退虚热,如此比较后三个药物的共性与个性就一目了然。另外,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的精髓所在,同一病症,证候不同则选药不同。如麻黄、尊茜子、射干、沉香、虫草均可治疗咳喘证,如何区别其功效特征将对掌握其临床应用帮助巨大。四、紧密结合中药现代化研究成果综合性大学现代科学学科门类多,学生接受到大量的现代科学信息,思想上难免会对传统的中医药知识体系产生疑惑,失去学习《中药学》的兴趣和动力。为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