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ID:46122830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_第1页
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_第2页
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_第3页
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_第4页
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61-0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综合

2、性学习的教学,是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等,我浅谈如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1明确学习目标任何一项学习,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纵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小学三个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容看,它主要体现了以下特征:1.1强调语文性。尽管综合性学习涉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在课外得到延

3、伸,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2强调综合性。从《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综合性体现在:一是学习目标上的综合,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还包括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二是跨学科的综合,包括了自然、社会、人文领域,还体现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上;三是学习方式的综合,是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综合,也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综合,既有课内的学习,又有课外的学习。1.3强调实践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内外书籍,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

4、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自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首先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重在解决和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身边的、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等,重在参与探究过程、重在体验与教师方法的引导,突出自主性、亲历性。2开展探究活动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引路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把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学生看作是一群探险者的话,那么教师就是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他不能代替学生去探险,却可以为其指明方向,提供方法和工具,使其不致迷途,历尽曲折,终能成功

5、。2.1导向功能。确定什么为学习主题,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要达到怎样的预期目的。这些教师心里应该有一盘棋,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2.1.1根据年龄,科学安排。我们可以以《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为依据设计学习主题。如低年级的“月亮”、'‘我的家”;中年级的'‘诗与画”;高年级的“对联赏析”、'‘超市调查活动”等。其实提到的这些主题有许多是可以跨年段使用的,只不过所采取的形式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而已。2.1.2联系生活,加强实践。学习内容的确定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在

6、观察与交往中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如利用寒暑长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多种能力。放假前写一份合理的假期计划;假期中借走亲戚的机会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旅游前上网查找并向父母推荐一处旅游景点、旅游过程中为父母做一次小导游并学会问路;在妈妈的陪同下或独立买一回菜、当一天家,学会花钱和做家务,锻炼独立生活能力,体验劳动艰辛;在出行时养成遵守秩序、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总之,积极深入社会生活,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2.1.3体现综合,注意整合。包括语文学科内部各学习目标的综合、跨学科领域学习目标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等。例如,语文

7、教材中的《赵州桥》、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自然教材中的《桥》等这些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确立“我心中的桥”这个探究主题,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与结构特点,明白拱桥、斜拉桥的力学道理,运用泥塑或图画想象设计理想中的大桥。这些学习活动涉及到自然、历史、数学、美术、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学习方式包括阅读、画画、手工制作、艺术、上网搜索、参观、讨论等。如果学生真正投入到这一学习过程当中,他们可能用到的学习手段,激发出的创造潜能往往超出我们的预期。所以,教师的眼界越开阔,越能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才华就会发挥得越淋漓尽致。2.1.4联系课堂

8、,拓展延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