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

ID:46122966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_第1页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_第2页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_第3页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_第4页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运用历史是对屮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训练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力,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人生航向的最好教材。可是,历史所叙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不像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那样可以通过实践而真实地再现。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主要通过阅读丿力史教科书和聆听教师讲授。所以历史学科相对于英他学科来说就比较抽象、死板和枯燥。加之多年来,冇些教师总以为所谓历史教学就是教师把史实传给学生,学生记住史实的过程。于是,“一言堂”、“灌输式”、“填鸭式”等单一、陈IH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贯穿于历史教学全过程。这样使得学生的个性被压抑

2、,主观能动性被抑制,创造力被扼杀。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把历史教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呢?实践证明,讨论法运用于高屮历史教学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新课标》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平等的对话者。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中学丿力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将讨论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畅所

3、欲言,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在快乐中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讨论法适于高屮历史教学的知识前提是,高屮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在学习中逐步掌握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木理论,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讨论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大致分为五个步骤:(1)向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必须紧扣教材,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2)学生阅读有关问题的教材和资料。(3)学生分析问题,写出发言提纲,并将自己搞不明白的问题写下來。(4)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或集体讨论,达成共识。(5)教师归纳、综合学生讨论的结果并作出评析。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讨论法在实际

4、教学运用中又可分为以下五种形式:立论式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其观点是正确的,要求学生用事实和道理来论证其正确性。如: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在这个问题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的观点是勿容置疑的。需要学生解决的是,用史实和理由论证这一观点的正确。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及其H的和意图、大战的危害等方面论述了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掠夺性,从而论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立论式讨论法,可以训练学生由果及因,山论及史,史论结合的逆向思维能力。驳论式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其观点明显是错误的,

5、要求学生用理由将其驳倒并树立起止确的观点。这种讨论法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丿力史问题,辩清是非,识别真假,不迷信权威,站稳立场。教学屮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近代屮国之所以没冇亡国,根本原因在于西方资木主义国家在侵华问题上矛盾重重、相互牵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同学们阅读了18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侵略扩张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次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等有关史实,经过认真分析,激烈讨论,同学们认为,近代中国没有亡国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具冇强大的反抗力量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说“中国没有亡国的根木原因是西方资木主义国家在侵

6、华问题上矛盾重重造成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总结评价式讨论有的丿力史事件、丿力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在教科书里没有作出评价和结论,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形成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比如,在学《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后,要求学生评价陈独秀。同7们根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与成立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中央首任书记、领导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开展大革命运动等一系列活动,对陈独秀进行客观的实事要求是的分析、评价和总结。他们一致认为陈独秀在民主革命中贡献是巨大的,错误也是不小的。

7、其错误主要是他在北伐战争中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掌握,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但总的來说,陈独秀是功大于过的。通过对陈独秀的评价,同学们掌握了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引伸性讨论冇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屮教科书屮只作了部分评论,剩下的留给学生思考。学生只要认真分析,展开联想,根据事物的对立统一性就能引出问题的另一面。例如: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在客观上有什么作用?教材中只说了“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关于军阀混战在客观上的作用则没有说。同学们经过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