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

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

ID:46132519

大小:124.9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1

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_第1页
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_第2页
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_第3页
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_第4页
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熹哲學研究綱領新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朱熹哲學硏究進路I華梵大學哲學系杜保瑞摘要:本文討論朱熹哲學的硏究進路,企圖提出一套討論架構以使朱熹哲學眉目清楚。鑑於朱熹哲學體系龐大、線索繁多,乂已經在傳統儒學史及當代儒學詮釋屮形成眾多爭議'爲使朱熹哲學面目清晰,特就朱熹學思綱要的諸多不同脈絡一一予以釐清,包括:「從北宋儒學的繼承談朱熹學思的綱要、從朱熹與敵論的辯爭談朱熹學思的綱要、從經典詮釋的進路談朱熹學思的綱要、從基本哲學問題的硏究進路談朱熹學思的綱要、當代朱熹學硏究專著的硏究進路探析、當代朱熹學硏究的爭議問題解析」等等,透過這些硏究進路的澄清,使朱熹哲學的眾多面貌得以互涉關聯,而易於掌握。筆者並指出,唯有從基

2、本哲學問題意識爲探究進路,才能總收眾多硏究進路的思維線索,也才能逐一釐清朱熹學思在傳統儒學史及當代儒學硏究中的解義之爭。關鍵詞:朱熹;宋明儒學;理氣;格物致知;心統性情;程頤;陸象山;牟宗大綱:一、刖旨二、從北宋儒學的繼承談朱熹學思的綱要三、從朱熹與敵論的辯爭談朱熹學思的綱要四、從經典詮釋的進路談朱熹學思的綱要五、從基本哲學問題的硏究進路談朱熹學思的綱要六、當代朱熹學硏究專著的硏究進路探析七、當代朱熹學硏究的爭議問題解析八、小結一、刖旨當代朱熹哲學硏究可謂豐富粲然'不僅有多本個人朱熹硏究成果之專著出1本文爲參加華梵大學哲學系舉辦「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硏討會」之

3、會議論文,200年3月5日。版2、也有以朱熹爲專題之學術會議之舉辦以及會議論文集或學術期刊之出版3'更重要的是,對於朱熹硏究的詮釋架構,更形成當代屮國哲學方法論的關鍵問題之一,如何詮釋朱熹決定了當代屮阈哲學工作者的理解立場之劃分重點。在這些對朱熹的當代硏究成果中,筆者最爲注意的是作爲專書部分的當代朱熹專著,從其章節人綱屮可以見出作者對於朱熹學思整體面貌的觀點。要瞭解一個哲學家的整體思想價値,當然需要對於其全部作品屮的所有觀點有一整體性架構的定位,而不是僅僅針對某一特定問題以爲討論即可,筆者關切的問題是朱熹哲學的整體面貌以及在儒學史上的地位,因此就需要對朱熹哲學的全體重

4、點有一條理的說明,於是從眾多當代朱熹硏究專著來檢視朱熹的哲學重點,便是筆者關心的角度。然而此處卻有一些困難,以勞思光、劉述先、張立文、陳來、金春峰等著名教授學者的朱熹哲學專著的綱要來看,朱熹哲學的綱目即在中和、仁說、心性、理氣、格致、主敬諸項之中,以及在與胡宏、陸象山的辯論、以及對二程儒學的繼承。然而這幾項綱目的究竟問題意識爲何?如何形成一有機的整體朱子學架構?這就是筆者企圖處理的問題。本文之作,源於筆者企圖對朱熹哲學的整體人貌進行建立架構的工作,欲使朱熹哲學的硏究進路更爲明晰,藉由分析朱熹哲學思路的種種進路,而構成整體環節,並使用哲學基本問題爲根本綱領性硏究進路,以

5、基本哲學問題爲架構主體,將朱熹主張的立論主旨、或主要使用的槪念範疇、或繼承的儒學前輩傳統、或辯難的敵論或論友、或詮釋的原始經典依據有系統地在哲學基本問題的架構屮呈現,筆者認爲,這是更有效率及更能清晰解明朱子學的工作方式。事實上,朱熹哲思的表述進路,多爲針對傳統經典詮釋的結果,在詮釋屮乂結合北宋諸儒的硏究成果,而形成他自己的明確的理論內涵,因此經典詮釋絕對是朱熹學思形成的一大主力工程,可以說朱熹哲學觀點的刖作有一大部分就是針對傳統儒學經典文句逐字逐句解讀詮釋而建立起來的。因此當我們以哲學基本問題爲分疏朱熹哲學大貌的同時,也將要倂同經典詮釋背景而一倂說明,這一個說明,將極

6、有助於了解朱熹哲學意見形成的學術史背景,以及朱熹爲何時常堅持己意的緣故,因爲朱熹認爲自己不是在談論特定哲學問題的個人意見,而是在作經典傳注的忠實詮釋。這當然也是多位當代學者討論朱熹思想時之以格物致知論、仁說、屮和說等綱目列標題時的緣由,但是,也另有以心2參見下列著作: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出版,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六版。金春峰著《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出版'一九九八年五月初版。劉述先著《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灣學生書局出版。陳來著《朱熹哲學硏究》台灣文津出版社出版'一九九零年十二月初版。張立文著《朱熹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二零零零年二月第二刷。陳

7、榮捷著《朱學論集》,台灣學生書局,一九八八年四月再版。陳榮傑著《朱熹》台北東大圖書出版,一九九零年二月初版。3例如:《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出版,一九九三年。性論、理氣論列綱要的作法,而心性槪念及理氣槪念也確實是朱熹學思的大宗槪念叢,但卻不是那一部經典屮的文本,而是近乎哲學基本問題意義的槪念範疇,但本身必是涉及一種或數種哲學基本問題,這些綱要也正是朱熹學的表述進路因此也正是後人對朱熹學的硏究進路,但爲總收其義,則最終仍應以哲學問題爲軸線而說明之方能整體清晰。朱熹又是敵論極多的一位哲學家,與張南軒辯胡宏《知言》中之性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