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

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

ID:46137576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_第1页
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_第2页
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_第3页
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摘要:在学校管理屮要做到“柔屮冇刚,刚柔并济”。在学校的规章制度面前“无情坚持,有情操作”,学校的各项工作必能达到“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美好境界。关键词:和洽管理;刚柔并济;人性化近几年,我们学校朝着“和美教育”的办学方向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教育理念。在管理层面,学校提出了“刚柔并济”的管理思想。本人试着针对“和洽管理”中的“柔”与“刚”这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管理思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和洽管理”中“柔”的艺术“和洽管理”屮的“柔”是人性化的管理艺术。人性化管理就是要突出以人

2、为木的思想。学校管理要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教师为人师表,那么学校的管理者就是“师之师表”。学校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孑盾。学校管理者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艺术性地处理好出现的矛盾,做到“无情坚持,冇情操作”“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只有这样,学校各项工作方能和谐一体。1.以静制动作为学校管理者,遇事不要急躁,不能暴跳如雷。如因教师偶尔犯错误弄得自己火冒三丈,而教师却不以为然,这样毫无意义。要经常反思自己,冷静看待自己的不足,耍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或错误,不为自己的

3、错误遮掩掘塞,“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傅采众长,沉下心来,对症下药,问题会迎刃而解。“以静制动”不显山不露水,润物细无声,具有事半功倍的奇效。1.以宽制褊教师中难免有心胸狭隘之人,作为管理者应以宽待人,有一颗能够包容教师和学生缺点的胸怀,对那些常犯错误的教师要耐得住心,沉得住气,找准错误根源,说到点子上。这样既可以避免扩大其影响面,又能达到惩戒之目的。学校管理者要有一颗宁静致远的爱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有时要冷处理,要准确揣摩错者的动机,给他认错改错的机会。应像流水,因势而动;像碧潭,深不见底,让人望而生畏;像

4、奔泉,会源起高山,滔滔不息,让人肃然起敬。二、“和洽管理”屮“刚”的措施“和洽管理”中的“刚”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目标、工作方案在实际T作中要坚决地贯彻落实下去。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丁作要精细化。“细节决定成败。”农业上讲“精耕细作”,生活上讲“精打细算”。没有了学校管理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本之木。“人性化”管理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动力;“精细化”管理是实现管理“人性化”的最有效措施。这就是所谓的“柔中有刚,刚柔并济”。1・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5、各项工作不能只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出出风头,凑凑热闹。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要克服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追求时髦等不良现象,要静下心来,务求实效。学校发展冇目标,改革冇思路,推进有办法,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配合默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能年年上台阶。2•要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1)从计划抓起。抓好计划的“健全、实在、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2)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冇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环环相扌】1,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到位做细做精,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3)从考核奖惩抓起

6、,学校要做到丁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管理的形成。(4)从问题抓起,哪儿有问题就解决到哪儿,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造成细不下去、深入不了。1.“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在学校管理中,要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人都要到位、尽职。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要口清口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大家把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学校中这些“小事、小节”

7、就是管理工作中的大事。把这些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这些平凡的事做精就是不平凡。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到“无情坚持,有情操作”“活而不乱,严而不死”“柔中有刚,刚柔并济”必然能达到“和谐而美、美而和谐”的美好境界。(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实验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