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ID:46140869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_第1页
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_第2页
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一般说來,素质的涵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索质,是指生理学上的索质概念,即〃遗传索质〃;广义的索质,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即在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包括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这里讲的德育教师的素质是广义的概念,是指徳育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全面发展冇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知识与能力的总和。徳育,作为学校徳育教师的职业•职责,决定了职业学校徳育教师除了应具备有职业学校一燉教师所

2、应具备的索质结构外,还应冇自己的特殊性。它是同自身所承担的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冃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必须为国家意志服务,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从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必须讲求教育的实效性,原国家教委1997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文指出,职业学校的一切德育活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与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思想道徳要求相一致〃,〃与党的方针、政策相-致〃,〃努力使徳育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努力使徳育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索质的

3、要求〃,〃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徳,并具有一定的正确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立足于培养'四有'新人〃。研究新吋期职业学校徳育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必须从这个根本前提出发,必须适应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大定向。由于多年來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职业学校徳育教师的整体索质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重新认识英知识、能力和思想道德索质结构,以利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索质。1、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职业学校徳育教师首先是教师,不能误解徳育教师不需

4、要多少知识。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帅的严丿万,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们不学无术;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的不通专业,那么除了蔑视以外,你永远得不到什么。事实上,徳育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打动学生的心弦,纯洁学生的心灵,转变学生的思想。当今的职校生与过去的职校生相比,不仅其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而且其知识视野在不断扩大,理论能力在不断增强。在许多场合下,己不是徳育工作者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服我们的教育对象。为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一看91年第4期《班主任》第6页举例的那段师生对话

5、:〃教师说:宗教产牛在蒙昧时代,对于人类没有完整的认识,于是寄希望于超白然的神力,现在科学发达了己失去了作用。学纶说:现在美国是科学发达的国家,可全美为什么还有那儿万座教堂,-•个费城就有1400多座,比天津的学校还多。教师说:宗教是统治阶级丿lj來麻醉人民的鸦片,只能起消极作用。学主说:太平犬国农民起义利用〃拜上帝会〃团结了农民,这一作用也是消极的吗?教师说:上帝、真主,鬼都是虚无的,谁也没见过。学主说:共产主义您见过吗?”看來,我们的职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没冇扎实的理论,丰富的知识,就无法対他们进行

6、令人信服的说服教育,我们在工作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时代要求我们德育教师必须迅速更新知识,建立适应耒来要求的知识结构。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如卜.所述,至少应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新兴学科知识。基础知识包括一般科学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外文知识、计算机知识等)和徳育知识(徳育原理、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包括木学科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伦理学、法学等)和徳育教育专业知识(徳育课程论、徳育方法论、德育教育现代化

7、手段运用等);新兴学科知识包括德育交叉科学知识(人类学、行为学、经济理论学、社会学等)、新发展科学(如新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这些知识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形成冇机统一的知识整体。2、职业学校徳冇教师的能力结构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德育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的能力是教书冇人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徳冇教师的能力结构,至少应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徳冇教育能力、徳育科研能力和徳育管理能力。其屮徳育教育能力是能力结构的基础,是指徳育教师有效地启发、感化和转变学牛的思

8、想,提高学牛道徳修养水平和能力。徳育教育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板书能力等)和课外指导能力(德育活动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引导能力等),一个没有较强徳育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徳育教师的。所谓德育科研能力是指德育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研究能力包括应变能力(获得信息能力、预测能力、调查分析能力等)和创新能力(信息筛选能力、积极思维能力、写作动手能力等)。如果徳育教师缺乏徳育科研能力,那就无法深入职校牛的内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