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

ID:46142490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做”与“思”的对接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做”与“思”的有效对接策略哈尔滨市平房区教师进修学校刘圣良著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不仅能够增进对数学活动的体验,还能够促进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从而达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知识的产牛、形成、发展的过程。那么,如何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对接呢?笔者认为:在学生活动中,通过提问、追问、对话、辩论、回顾等策略,能够实现“做”与“思”的有效对接。下面,来谈一谈笔者几点粗浅的认识。1.巧设问题,让“思”与“做”相伴同行

2、。问题是思维的心脏。好问题能够引领学牛的思维方向,在操作活动之前,立足学情,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问题,能够保证学生活动的方向,促进“思考”与“操作”的有效对接。如,教学人教版《商不变的性质》一课。学生探究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上一个数“商不变”的性质后,教师提问: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上一个数,商不变,猜一猜,被除数与除数同吋除以一个数,商变不变?同时加上一个数,商变不变?同时减去一个数,商变不变呢?有的同学说变,有的说不变?争辩之时,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进行验证活动。通过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

3、猜想、试验、反思,有效地把思考“变不变”与举例验证活动对接。通过活动前设计“大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搭建“做”与“思”的桥梁。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适时切入问题,(如,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上提问;在探究新知的困惑点处提问;在新知的拓展点处提问等等)实现学生对原认知与新知的有效嫁接,再通过操作活动来内化新知,已达到同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目的。1.适时“追问”,把活动引向思维的深处。如果说提问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那么追问能够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导火索。在操作活动中,教师

4、把握好时机在提问后有效追问,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不断的延展,而且还能够将活动引向思维的深处。如,教学新人教版三年级《掷一掷》一课。学生通过掷一枚色子理解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然后,教师创设了如下的活动:掷两枚色子,记录两枚色了朝上数字之和出现的情况。活动后学生反馈:两枚色子朝上面的数字之和可能是2-12的数。此时,教师加以追问:为什么没有1?生:因为最小为1+1二2。师接着问:为什么就到12?生:因为最大为6+6二12。师再接着问:和为3的情况怎么得到的?生:1+2二3。师:和可能为2-12+的11个数,每个数出

5、现的可能性和等吗?出现谁的可能性人呢?有的学生认为相等,有的学生认为不相等,学生陷入困惑之中。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再一次进行探究出现和为2-12的可能性大小情况。一连串的追问,层层深入,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将活动由原来的掷色子操作活动引向利用表格进行组合数的思维活动。虽然“大问题”能够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但是儿童的思维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思维活动有时会临时搁浅或停留在浅层次的层面上。因此,教师要及吋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围绕活动目标预设“问题串”,把握“生成”进行有效追问,通过课堂中的“问

6、题串”串起学生的“思维链”。1.生生之间的交流与辩论让活动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在活动后的交流反馈中,教师引领学生对话,引发学生间的“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也有助于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课伊始,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求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结果,学生呈现出两种答案:甲方是用底乘高;乙方是用底乘邻边。面对两种答案,甲、乙双方的学生各执一词。这吋,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数方格和剪拼的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当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教师站到乙方的队伍去问:

7、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底乘邻边不对呢?同学们,再一次陷入猜想与论证的思维活动屮,有的学生说:“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始终大于高,所以不能用底乘邻边;还有的学生说:“拼成长方形后,邻边在图形的里面,面积和它没关系了。在交流与辩论中,学生学会了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借助前面的操作经验灵活思考,引发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研究。“做数学”不仅仅是手与脑的协调,还耍调动口、眼等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渴望在学习中表达口己的想法,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赏。所以,教师要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引领“对话”与“

8、思辨”,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加深对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的理解。1.引领学生“回顾”,提炼数学思想与方法。“课堂回顾”是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过程的梳理与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回顾就是活动后的总结与提升。通过“回顾”数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活动体验,还可以梳理知识与方法,提炼数学思想。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课,在学纶已经探索出圆的面积公式后。教师提问:回顾整个探索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