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ID:46144484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_第3页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暁摘要: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在每个回合的对话中,对于学生抛过来的球,教师能够及时加以回应。在这样的对话教学中,教师调动起学生的全部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活动,完成与学生心灵的亲切对话,在忘我的投入中和同化之境中达到了心灵之间的自然契合。关键词:英语课堂;对话教学活动;走进生活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50-1一、善于给学生抛球牛津小学英语5AUnit2Anewhouse,课文屮通过YangLing与Nancy的一段问答介绍YangLing的新家。在学完课文中的主

2、要句型后,我引导学生开展“猜猜老师的新家”的游戏活动:“Iliveinanewhousenow.Whatsinmyhouse?Whatsinmybedroom?Guess!”由于出于一种真实的交际需要,学生非常自然地说出许多学过的句子。教师在与学生问答的过程屮一边引入一些新的语言知识,同时逐步呈现我的新家情景图,随着叙述内容的不断增多,讨论的气氛也愈加热烈。在学完课文对话后,我让学生小组交流练习:Talkaboutyourhouse.学生自然而然地模仿这种猜的形式进行问答交流,使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运用英语的能力,收到很好的交际效果。学生对老师的新家充满好奇,我没有直接带领

3、学生“来到”我的新家,而是先以猜猜我的新家里有什么这样的交流形式给了学生交往的模式,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使学生冇话可说,由于在一种真实自然状态下交流,不知中不觉就学完了整个课文对话。不仅那些猜对答案的同学,而且其他积极提问的、虽然没有猜对的同学同样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因为他们不仅参与了游戏,而一且还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说英语的机会。二、善于引导学生抛球在教学词汇"theonlychildinonesfamilyv时(《牛津小学英语》6AUnitl),教学目标的设定中除了让学生灵活运用短语“theonlychildinonesfamily”,巩固练习形容词的比较级,而且还

4、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备课过程中我想到自己的生活背景,我和我身边的人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由于学生对我生活中的人的“关心”,使得他们问题多多,他们就有了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好奇心理的驱使,使得他们表达的愿望更强烈,能从更多的加度进行语言的交流,思维空间变得开阔,学生的语言变得灵活自然,师生展开了以下情景的对话:T:Doyouhaveanybrothersorsisters?Ss:No,wedont.T:Soyouaretheonlychildinyourfamily.•••SI:Areyoutheonlychildinyourfamily?T:No,Imnot.I

5、haveabrother.Doyouwanttoknowhim?Youcanaskmesomequestionsabouthim.S2:Tsheyoungerthanyou?T:Yes,heisfiveyearsyoungerthanme.Imfortytwo.Howoldishe?Ss:Er...Hesthirtyseven.T:Yes,youareright・•••Ss:Ishesmart?/Doeshehaveachild?Boyorgirl?Whatshishobby?Whatdoesheusuallydoattheweekends?…从上面的教学案例中我们看到,

6、学生前后向老师提出十几个问题,关于年龄、身高、职业、爱好、家庭等一切想知道的,他们不仅能运用本单元新学的有关比较级知识向老师发出疑问,而一且运用了大量原有的知识,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内需。学生为什么能把球抛得如此精彩?首先,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亲切的态度,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可亲,距离感消失了,所以学生敢于问;其次,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的心理,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活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愿望,让学生有种不吐不快的充实与满足;另外,话题的无约束性给课堂留下更多的空白,使对话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能引发学生多姿多彩的表达。创造欲望被激活了,灵性得以充分地展现,语言也自然变得灵活

7、了。三、善于接住学生抛来的球在英语对话过程中,教师除了做好“抛球”与“引导学生抛球”这两项工作,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一一对于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能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关注,与学生展开对话,形成了互相提问、倾听与回答。在上例中,学生问老师:"Areyoutheonlychildinyourfamily?”遇到这种意想不到的情形,教师能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巧妙地引导:“No,Imnot・Ihaveabrother・Doyouwanttoknowhim?Youcanaskmesomequestionsabouthim.”当学生问:"Is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