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

浅谈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

ID:46144840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_第1页
浅谈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_第2页
浅谈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科学中的实验设计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小学文应梅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对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改进谈谈个人的体会。一、结合实际,灵活机动科学來口于实践,科学教学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现行教材中配套的部分学生实验缺乏可操作性,不易激起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屮应结合实际环境,选择与学生周围紧密结合的实验进行操作,才会使学生有兴趣、有所获。如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有二个活动:热在金属条

2、屮的传递;热在金属片屮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明白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课文屮的实验要求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來?课文的要求是用蜡粘,课上学生向我抱告说粘不住。我也进行了尝试,的确如此。那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会不成功呢?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通过了解又自己反复实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屮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吋流下的蜡会在桌上凝固。由于蜡先要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丝上,再往上粘火柴。但蜡的凝固吋间快(指冬天,夏天正好相反),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难

3、粘上去。当改用黄油后,效果还很不错。于是到修自行车的摊上要了一•些交给学生去尝试,经过一番忙碌,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二、化繁为简,易于操作在给学生的操作实验,应该尽量简单,易于操作。而在教材屮,有一•些实验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牛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牛做起來难度很大,不仅不能完全体会到做实验的快乐,反而感觉到做实验的艰难,从而害怕做实验,在心屮背负了无形的压力。此时,作为老师,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必须在课前对需要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进行试做,反复做,并从多角度去考虑学生对实验的可操作性。对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的实验,应尽量等效替代,找到易于操作的方法。如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

4、浮》单元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屮,第一个实验让学生设计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并记录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并填表。实验时,学生习惯挂上一只钩码按记录表要求分三次实验,可问题來了,有的小组汇报说“钩码怎样算小部分浸入,大部分浸入”,有的小组问“测力计的指针只上升了一点点怎样读数据”等问题。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是分组实验,我们一般提供的重物是钩码。实验用的钩码的质量是50克,重量约是0.5牛顿,它在水屮受到的浮力约是0.1牛顿,而学生用的圆筒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1牛顿。由于钩码高度小,要使一个钩码在水屮分几个层次浸入,学生不易把握,且数据在测力计上也很难

5、反映出來,原因在于这个变化在最小刻度0.1牛顿以下。因此,做这个实验时,可因地制宜变更实验材料,每组准备一个剪去顶部的矿泉水瓶一个,废弃的5号干电池三个。把三个干电池用透明胶带绑成条状。让学生把三个干电池看作是一个整体,使其浸入水屮一个为“小部分浸入水屮”,浸入水屮两个为“大部分浸人水屮”,三个浸入水屮为“全部浸入水屮”。这样,学生容易把握好浸入水中的干电池数,且每浸入水中一个干电池就有了明显的浮力变化,数据大效果明显。三次实验以后,学生通过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后,很轻松地找出了水屮物体浮力大小变化的规律。三、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小学儿童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屮,但

6、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屮,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结构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科学四年级上册《有生命的物体》单元第3课《植物怎样生存》一课屮,有一个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气孔,但对叶的光合作用的认识却很简单、抽象,大都由教师的讲解来认识的。用语言表达叶的光合作用显得简单、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此时,老师可设计实验:取两个1000毫升的玻璃烧杯,分別放人同样多的水草,再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倒入适量同样多的水。取两个口径稍小于烧杯口径的短柄玻璃漏斗,分别倒置在两个烧杯屮,再将两支大号口径玻璃试管装满水,分别倒过來扣在两个盛满水的水槽中,连接好导管,用排水集气法

7、收集氧气。一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光线很暗的地方。过些时候,阳光下的水草就会不断地冒泡,而暗处的水草却不易冒泡,再过一段吋间,你会发现,套在阳光下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比套在光线较暗的水草上的试管内的空气要多得多,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强度是不同的。最后盖住试管口,把试管轻轻拿出来,将一根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木条就会猛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证明水草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材料容易准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帮助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