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ID:461985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5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影响大学生移动支付意向的因素分析1移动支付的产生和应用1.1移动支付的产生背景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结合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以及3G时代的来临,人们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掌上电脑等的大量普及,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移动商务应运而生并发展迅猛。鲁耀斌(2008)在《移动商务的应用模式与采纳研究》对“移动商务”的精辟概括是:移动商务是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它由电子商务的概念衍生出来,电子商务以PC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商务则是通过手机、个人数字

2、助理(PDA)这些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终端与消费者交互,使得消费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商务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移动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沈明刚(2006)认为:移动支付打破了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支付瓶颈,为移动商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是移动商务的一个重要流程和组成部分。移动商务的兴起必然导致了移动支付的产生和应用。在众多对“移动支付”的定义中,最流行的就是移动支付论坛(mobilepaymentforum)的定义: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是指进行交易的双方以一定信用额或一定金额的存款,为了某种货物或者业务,通过移动设备从移动支付服务商

3、兑换得到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以移动终端为媒介将该数据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清偿费用进行商业交易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具备无线功能的PDA、移动PC、移动POS机等。在日韩、欧美等地区,移动支付并非新鲜事物,其业务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移动支付发展得较好的日本2008年用户就已达4900万。目前,日本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受理点约11万个,大约60%的用户每周至少会使用一次支付功能。杨铭(2008)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接受因素实证分析》一文中提到:在全球手机业务发展最快的东亚地区,移动支付正表现出惊人地增长。有资料显示,韩国每个月有超过307万人在

4、购买新手机时会选择具有存储银行交易资料并且具有加密交易信息功能的手机。在韩国有几万家餐馆和商店拥有通过红外线从手机上读取信用卡信息的终端,使顾客能通过手机进行消费。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Research公司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到2011年,使用新型移动技术进行支付的消费费用将达到115亿美元。根据万方咨询市场监测,2004年全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的用户数达到2180万户,市场规模为5.0亿元。从2007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易观国际发布报告称,200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9.74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手机作为一种安全、便捷和先进的支付工具已经显现

5、出巨大的发展潜力。1.2移动支付的应用领域据资料显示,日本是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的主要移动运营商,NTTDoCoMo、KDDI和软银分别于2004年7月、2005年7月和2005年11月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主要由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NTTDoCoMo引领,截止到2007年4月,NTTDoCoMo移动支付业务用户已达2150万户。其主要采用SONY公司开发的FeliCaiIC技术,推出了内嵌FeliCa芯片(智能感应卡)的I-modeFeliCa移动钱包方案,能支持各种零售、电子票务、会员卡、娱乐消费、在线金融等应用。杨丽静(2008)在《影响年轻群体

6、移动支付使用意向的因素研究》一文中指出:移动支付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移动用户可在商场用手机进行结算;等待收银台打印发票时随手拨一个号码,就可以在旁边的自动售货机上购买饮料;乘车回家不用担心没零钱,直接刷手机完成支付;在车上发短信缴纳水电费、订鲜花和电影票,顺便再买一注彩票碰碰运气;给家里汇钱,错过了银行的上班时间,还可以通过手机完成银行转账等。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移动支付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新鲜的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灵活便捷,尤其随着移动网络在覆盖率、带宽上的提升,以及可供用户选择的移动支付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移动支付的方便性逐步被体现,支付手段

7、的电子化和移动化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2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在对移动支付使用意向因素探究的众多文献中,作者往往通过研究设计和实证分析为核心进行分析撰写,其中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研究模型的建立、研究假设的提出7、变量测量、问卷设计和发放、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等,而通常使用的研究模型为:(1)Davis的科技接受模型(TAM);(2)创新扩散理论(IDT);(3)认知风险理论;(4)人口统计变量。根据选择不同的研究模型提出不同的研究假设,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最后通过合适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