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料管理办法

收料管理办法

ID:46242797

大小:146.2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收料管理办法_第1页
收料管理办法_第2页
收料管理办法_第3页
收料管理办法_第4页
收料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收料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0甘2.0适用范3.0术语及定4.0职5.0工作流6.0相关文7.0记义第2页责第2页程第3页〜第5页件第6页录第6页8.0附录相关部门人员会签部门财务人事部工程部采购部销售部物流部CI姓名部门生产部运营部姓名修订履历修订号修订人修订日期修订内容及事由批准审核编制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进料管理的内容方法,确保物料(原材料、外购件)符合要求。2、范围适合本公司的原材料、外购件。3、职责3.1采购部负责物料(原材料、外购件)采购与到货追踪,并对其差异进行监督管理;3.2物流部负责制定原材料的包装规范;33质暈部负责检验标准及物料(原材料、外购件)入库质量检验;3.4物流部负责对

2、物流(原材料、外购件)入库及储存的管理。4、定义无5、材料及外购产品收料工作程序5.2材料进厂后,供应商送货人员将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报告给检验员。5.2质暈部检验员接到报检单进行检验,具体见《检验和实验管理程序》。5.3检验完成后,检验员在报检单上签字,在合格品材料上贴上合格标识。5.4材料检验合格后,搬运下料。库管员必须依“采购订单”的内容,并核对供应商送来的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和送货单及包装是否符合包装规范一并清查无误后,将到货日期及实收数量填记于“送货单”,并办理收料。5.5库管员根据冇检验签字的检验单和采购订单进入QAD系统做入库,并做采购收货打印。5.6搬运负责把合格

3、材料的放到指定的位置,具体见《原材料库位图》。5.7库管员在验收材料的包装,标识,数量有异常时,先将此批材料进行隔离,待采购确认后收货,并挂上隔离标识。5.8如有检验不合格品,检验员负责把和合格品贴上不合格标识,并将其放到不合格品区,库管员对不合格品不入库。5.9收料异常的处理5.9.1数量差异库管员与送货人员当面核对送货单与实物的数量与订单不一致时,填写“原材料来来货差异记录表”,并将此信息通知采购部,得到采购部的认可方可收料。5.9.2包装不符合要求来料实物包装与包装规范不一致,或包装损坏,库管员报告物流部经理并立即通知采购部,要求供应商更换或让步接收,并填写“原材料来货

4、差异记录表”。5.9.3标识差异发现标识与实物不符合或标识未涵盖我们的内容要求,以及送货单格式未使用公司要求统一的格式,库管员报告物料部经理并立即通知采购部。要求供应商更换或让步接收,并填写“原材料來货差异记录表”。5.9.4“原材料来货差异记录表”作为对供应商绩效考核依据之一。5.10收料的窗口时间管理5.10.18:00—10:00、20:00—22:00为我司集中发料吋间,原则上不安排到料盒卸货。5.10.2对于国外和重庆市外的集装箱要求按订单时间到货。如因特殊情况有延迟时,供应商应及时跟采购部通知,确定到货时间。5.10.3对于重庆市内的供应商原则上要求按订单时间送货

5、,如因码头紧张或人力资源问题,采购部通知供应商提前或延后送货。6、成品入库6.1生产部完工半成品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做好标识并有质量确认章,向原材料库房报工入库。6.2生产部完工成品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做好标识并有质量确认章,向成品库房报工入库。6.3物流部材料库、成品库将车间对应报工的产品系统上移到车间相对库位。6.4物流部将产品实物放置在指定位置,并做好防护。6.5产品实物管理参照仓库管理程序管理。7、流程图办理材料入阳于•续生产完工半成品、成品不合格控制程序材料标识贮存标识FIFO标识材料入库单系统入库单号生产部质量部物流部物流部1、质量判定2、质量合格标识3、生产系统

6、报工,实物入库4、物流验收实物,系统入库5、物流指定位置存储,做好防护,FIFO。办理材料入库手续小四宋体,1・0倍行距6.0相关文件文件编号文件名称/X保存年限责任部门批号管理办法"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程序仓库管理办法不合格品管理程序7.0记录文件编号记录名称保存年限保存地点6.0附录图示注解C)表示流程的开始和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