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

ID:46244909

大小:54.9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2

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_第1页
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_第2页
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_第3页
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_第4页
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桩基工程、支护桩工程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基坑变形监测及现场巡视1.1基准点的埋设1.2观测点的布设。1.3观测的精度要求:1.4观测方法1.5观测时间和次数1.6观测资料及成果的整理1.7变形观测资料的提交2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3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3.1土方开挖阶段3.2边坡施工阶段3.3其他应急措施4应急预案1基坑变形监测及现场巡视本工程因基坑较深,为确保基坑安全,在基坑开挖前,基坑监测单位必须按设计耍求在冠梁、基坑外侧土体设置控制点,并及时进行变形观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的变化趋势作出判断并提出警示,如局部位置出现变形过大,应立即停止该段土方开挖,并及时回填部分土方,再由设计单位及时调整方案,做到动态设计,我公司

2、将积极配合,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及施工人员安全。1.1基准点的埋设为了对基准点进行相互检查,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本工程拟埋基准点数为3个,并定期对埋设的基准点进行联测,以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基准点的位置应布设在受振动区域以外的安全稳定地方,且保持相互通视。基准点的埋设形式应根据工程场地条件及观测周期等因素按《规程》要求埋设。1.2观测点的布设。沿基坑边线外侧,约20m间距设置一个观测点,同时还要考虑一些特殊位置处布点,以切实能够观测到边坡的稳定性为宜;设点方法是用以长约1~l・5m的螺纹钢筋打入地下,顶部外露3~5cm,并刻锯十字标记。1.3观测的精度要求:等级最弱边边长中误差(m

3、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3.0W150±2.51:700001.4观测方法每期观测固定人员,固定仪器,使用固定基准点。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1.5观测时间和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变形观测经验:基坑开挖时观测一次。以后每开挖4〜6天观测一次,遇暴雨天气适当增加观测。1.6观测资料及成果的整理每次观测结朿后,检查外业记录,计算是否正确,各项限差是否满足要求,经平差计算各点的坐标以及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变化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及开挖深度情况。1.7变形观测资料的提交1、施工期间,每观测二次后,应向业主提供水平位移观测计算表。若监测结果接近报警值时应快速

4、通知施工单位。2、观测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1)观测点布置平面图(2)观测成果表(3)水平位移观测报告除进行专业监测外,现场在坡顶范围外根据各坡面情况制作用于巡察的混凝土抹面层,设置在基坑坡顶面层外,间距根据现场情况定,对出现裂纹处及时封闭并作好记录,阐述原因,坚持每口巡视做好现场基坑妥全巡视记录。2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1、边坡施工属危险工程,施工期间应请具有资质单位对边坡变形进行跟踪观测,若局部出现变形严重,应对期进行处理,适当增加土钉、长度方法予以解决。2、对于基坑局部出现坍塌,应及时清除虚土,增加打入式土钉进行加固,具体施工增加的数量和位置由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确定。3、基坑局部涌

5、水的处理,迅速用特种止水材料封堵,埋管引流。3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在各个施工阶段及程序中,需注意以下事项,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3.1土方开挖阶段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2、防止深基坑挖图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深基坑土体开挖后,地基卸载,土体中压力减少,土的弹性效应将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隆起)。回弹变形量的大小与土的种类、是否浸水、基坑深度、基坑面积、暴露时间及挖土顺序等因素有关。如基坑积水,粘性土因吸水使土的体积增加,不但抗剪强度降低,回弹变形亦增人。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的有效

6、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3、防止边坡失稳挖土速度快即卸载快,迅速改变了原来土体的平衡状态,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呈流塑状态的软土对水平位移极为敏感,易造成滑坡。边坡堆载(堆土、停机械等)给边坡增加附加荷载,如事先未经详细计算,易形成边坡失稳。4、防止边坡坍塌挖方要选用对坡面土体扰动小的挖土设备和方法,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坡面经机械开挖后要采用小型机械或铲锹进行切削清坡,以使坡度及坡面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为防止基坑边坡的裸露土体坍塌,对于易塌的土体可采取下列措施:1)对修整后的边坡,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碗,凝结后再进行钻孔;2)在作业面上先构筑钢筋网

7、喷射碗面层,而后进行钻孔和设置图钉;3)在水平方向上分小段间隔开挖;4)在开挖前,沿开挖面垂直击入钢筋或钢管,或注浆加固土体。5、配合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深基坑的支护结构,随着挖土加深侧压力加大,变形增大,周围地而沉降亦加人。及时加设支撑(土锚),尤其是施加预紧力的支撑,对减少变形和沉降有很大的作用。为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土锚加设的需要,分层进行挖土,避免片面只考虑挖土方便而妨碍支撑的及时加设,造成有害影响。3.2边坡施工阶段1、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