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

ID:462487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5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_第1页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_第2页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_第3页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_第4页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基于EVA的企业绩效评价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理论自被提出以来,因其具有评价指标(Measurement)、管理体系(Management)、激励机制(Motivation)、理念体系(Mind-set)这4M的作用而闻名于世。本文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切入点,探讨一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EVA评价指标与其他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以及改进的EVA评价指标(即单位资本经济增加值EVAPC)和传统选股指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有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浙江省上市

2、公司的业绩,引导企业管理者重视价值管理,这对浙江省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进EVA评价指标,克服其存在的局限性,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EVA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有利于EVA评价指标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预期目标:(1)EVA是一个绝对数,相对而言,较大规模的企业或部门会趋于创造更高的EVA。因此,本文想通过优化EVA绩效评价指标,如可以用EVA/企业总资本,就得到了单位资本创造的EVA相对指标,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或部门之间的规模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2)如何将EVA绩效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准确地运用

3、到浙江省上市公司,并对实证研究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3)通过分析EVA存在的缺陷,对浙江省上市公司进行一些更深入和试探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国内其他上市公司提供经验和借鉴。本文主要对EVA业绩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分析;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上市公司为例,将EVA绩效评价指标和其他评价指标进行比较,以及采用单位资本EVA和传统的选股指标进行比较,进行详细分析后并得出结论;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EVA存在的缺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2.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一种度量

4、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SternStewartCompany)在剩余收益概念的基础上,吸收了MM理论,提出了EVA的概念,并以EVA作为评估公司经营业绩的新指标,率先创立了EVA5企业价值评估法。国外学者对EVA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1EVA的功能分析1993年9月Tully称EVA为当今最热门的财务理念,并将越来越热,使得EVA的内容得到完整表达;AL·埃巴在他的著作中对EVA的产生背景、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Biddle等(1997

5、)对在计算EVA时是否需要对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前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解释能力为41.4%,而调整后解释能力为41.5%;Peter等(1999)对EVA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包括对EVA独有的优越性及局限性的分析。1.2EVA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研究(1)O’Byrne(1996)的研究表明EVA在解释市场价值的变化方面达到了30%,而税后营业利润只解释了17%,EVA对公司市场价值的解释力远远大于税后净营业利润对公司市场价值的解释力;Rajan(1999)对美国1998年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结果

6、表明,EVA对公司价值的解释力最强;StemStewart企业在1999年将样本公司自采用经济增加值指标后5年的股票年平均收益与参考公司同期股票年平均收益的中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股票年平均收益为21.8%,而后者的股票年平均收益为13.25%,两者相差8.55%。(2)另一部分学者的结果则恰好相反:最著名的研究是GaryC.Biddle等人于1997年对1000家美国上市公司在1983-199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VA没有显示出比传统会计指标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是GaryC.Biddle本人也认为很多因素影响了分析的结果,

7、如证券市场并非是半强式有效的,经过调整后的EVA中有时并不包含超出市场预期的价值,从而无法体现出EVA的优越性。1.3EVA和传统绩效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Milunovich和Tseui(1996)的研究发现,EVA的相关性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相关性都要强;Uyemura(1996)对EVA指标在解释股票价格变化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加值指标的解释能力为40%,而传统指标的解释能力仅为13%;Peter(1996)等对EVA独有的优越性及局限性的分析,通过理论分析,一致的结论是EVA比传统指标更准确地衡量了经营业绩,与股东财富更为

8、相关。综上所述,EVA克服了传统指标的缺陷,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后,EVA指标在国外被广泛地运用与推广。目前EVA在发达国家己经取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