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

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

ID:46260184

大小:65.03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22

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_第1页
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_第2页
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_第3页
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_第4页
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_第5页
资源描述:

《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現階段中國面臨的世界經濟摩擦原因分析及戰略應4kL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方面立足國內的政治經濟文化改革,一方面迅速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洪流,經濟得以迅猛發展。對外貿易的迅猛增長表明瞭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腳步加快,和國際競爭力的明顯增強,中國已經無可爭議地確立瞭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之一的地位。但與此同時,中國面臨的各種經濟摩擦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中國正進入“國際經濟摩擦多發期”。因此,我們既要重視經濟發展,避免世界經濟摩擦;同時又要客觀看待經濟摩擦,認真研究和應對經濟摩擦。中國面臨世界經濟摩擦的特征1、中國已成經濟摩擦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WTO成立至今,國外共發起707起針對或

2、涉及中國産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調查案件,每7起反傾銷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國,這使中已經連續十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傢,每年約有400億至500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響。從1995年到2005年提出對中國反傾銷的國傢從美國、歐盟等規則制定主導國向其他國傢擴展,中國已連續第11年位居榜首。由於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我國遭受的反傾銷范圍廣、案件數量大、貿易夥伴多、大案多、金額大、影響廣,而且實際遭受反傾銷率高。出於遏制中國出口的快速增長,以“非市場經濟國傢”不受反補貼調查的“金身”已被打破,對華反補貼將山雨欲來風滿樓。在未來的國際經濟競爭中,知識産權將是經濟摩擦

3、的焦點,誰擁有更多的知識產權,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擁有更多的發言權,這也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傢對中國保護知識產權“嚴標準、高要求”的原因。保障措施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貿易保護主義者的“新寵”,中國出口在增長過程中受到的國外保障措施壁壘越來越多,不僅要面臨一般的保障措施限制,還會受到專門針對中國的特殊保障措施的限制。在人民幣升值和要求中國開放金融市場的背後,是中國和幾個主要貿易大國之間政治和經濟領域反復的角力,人民幣升值已成為發達國傢利用經濟摩擦打開中國金融市場的制髙點。當關稅、配額等一般管制貿易手段對中國制造難起作用的時候,少數國傢便開始采取隱蔽性手段,在産品質量上大做文章,企妖魔化“中國

4、制造”。産安全問題實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由於涉及人的安全,極易擴大化和政治化2、與發達國傢或地區的經濟摩擦向縱深發展在人世以前。中國與發達國傢和地區之間就已經出現過各種經濟摩擦問題,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由於中國與世界各國政治、文化、經濟聯系的進一步加深,中外經濟摩擦已發生許多變化其一,與發達國傢或地區的經濟摩擦的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如美國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從1979年到2000年共有79起,年平均為3.7起,但2001年到2003年就發生18起,年平均為9起,幾乎是人世前的兩倍其二,與發達國傢或地區的經濟摩擦所涉及的領域和重點發生變化。從國際經濟摩擦的領域來看,八十年代以前

5、的爭端主要發生在貨物貿易領域,現已迅速擴展到瞭服務貿易領域和知識產權、投資領域。如美1979年到1989年對中國反傾銷的重點是紡織品,其反傾銷件數為整個反傾銷件數的約17%,其當時的機電產品僅占約5%,但2001年到2003年間,針對紡織品的反傾銷事例已不存在,但針對機電産品的反傾銷件數上升為約17%。這種傾向也存在於歐洲各國,特別是歐盟國傢內。中國與美歐兩個最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經濟摩擦重點領域不是競爭性產品,而是互補性產品。隨著中國全球制造業中心地位的鞏固與發展,今後與美歐的競爭性產品會越來越多,經濟摩擦會出現在真正競爭性行業,如汽車、通信産品等其三,與發達國傢或地區的經濟摩擦的具

6、體手段在不斷變化和增加。世界貿易組織是以提倡世界范圍內的自由貿易,從而增進世界各國的經濟福利為宗旨的國際性組織,但該組織的條款中也包括一些保護主義的措施,如反傾銷條款、保障條款和技術性貿易壁壘條款等等。在中國入世後,一些國傢進一步運用這些條款限制中國的出口。特別是其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條款,在中國人世後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尤其巨大。據商務部的一項調查,中國出口企業受到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的比率在2000年為66%,2002年則上升為71%,出口產品受到限制的比率在25%,2002年上升為39%,受到這種限制後所損失的金額在2000年為110億美元,2002年上升為170億美元。同時在反

7、傾銷上,非市場經濟地位成為發達國傢應對中國出口貿易的重要手段。由於中國入世時所簽訂的人世議定書規定,在反傾銷和反補貼上對中國適用非市場經濟地位,結果這一問題就成為中國入世後,一些WT0成員國對中國出口施加壓力的重要手段其四,與發達國傢或地區的經濟摩擦已經深入和擴大到貿易以外的領域。一般說來,國際經濟摩擦往往最初形成於國際貿易領域,其後,隨著國際經濟聯系的擴大,就會延伸到其他領域。根據國際經驗,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展,各經濟聯系的加強和際分工的深化,各國經濟將沿著貿易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