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ID:46274970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_第1页
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_第2页
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_第3页
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_第4页
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并中药内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作者:李良玉,张金钟,侯会周【关键词】针灸疗法;疏降清养汤;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胆汁反流入胃,与胃黏膜接触引发的病变,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或萎缩样变。笔者采用针灸并口服自拟疏降清养汤治疗该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来口本院门诊,共400例。根据观察表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200例,其屮男112例,女88例;年龄19〜57岁,平均40.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平均2.1年;胃手术后36例,胆囊术后11例,伴慢性浅表

2、性胃炎9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1例,十二指肠炎20例,伴肠上皮化生19例,不典型增生18例。对照组200例,男110例,女90例;年龄20〜56岁,平均39.6岁;病程最短1个刀,最长7年,平均2.0年;胃手术后34例,胆囊术后13例,伴慢性浅表性胃炎8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十二指肠炎19例,伴肠上皮化生18例,不典型增生22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①有典型的上腹部灼热痛,不为碱性药

3、缓解等临床症状;②胃镜检查:有符合本病炎症存在及不同程度的胆汁反流;③空腹三疑胆酸超过35mg/mL;④组织学改变:有比较特殊的病理表现。具备其中3项即可诊断为本病。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未按规定用纟勺或屮断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③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④病理检查有恶性肿瘤急需外科手术者。1・4治疗方法1.4.1治疗组①针灸:取肝俞、胆俞、胃俞、胆囊穴、足三里为主穴。肝气郁结者加日月;服胃郁热加阳陵泉、内庭;胃气上逆加承满;脾胃虚弱加脾俞、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加艾灸,胆囊穴用泻法,余穴皆用平补

4、平泻法。留针30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②口服疏降清养汤:柴胡、枳壳各9〜12g,香附、陈皮各12〜15g,半夏、黄苓、黄连各6〜12g,蒲公英、黄罠、太子参、白芍各9〜30g,甘草6〜9g。根据肝气郁结、胆胃郁热、胃气上逆、脾胃虚弱等证候轻重的不同,可将上述疏肝和胃药(柴胡、枳壳、香附)、和胃降逆药(陈皮、半夏)、清胆胃热毒药(黄苓、黄连、蒲公英)、健脾养胃药(黄罠、太子参、甘草)、柔肝止痛益胃药(如白芍)等适当调整用量。水煎取汁500mL,早晚2次分服,连服4周为1个疗程。1.4.2对照组吗丁咻片,10mg

5、/次,每日3次;雷尼替丁胶囊,15Omg/次,每日2次;庆大霉素普鲁卡因维生素B12颗粒,5g/次,每口3次。连服4周为1个疗程。1・5观察指标①症状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屮及治疗后记录胃胶部灼热痛、呕叶、暧气、饱胀、口苦、泛酸、嘈杂、食欲不振等主要症状及舌脉变化。采用计分法: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分别合计以判定疗效。②镜下及组织学指标: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记录检查结果,比较治疗前后镜下及组织学变化。③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半年内病例的复发情况。1・6疗效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

6、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⑵制定。1.6.1症状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木消失,症状改善分值鼻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减轻,症状改善分值22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改善分值V20%。症状改善分值(%)=(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o1.6.2镜下及组织学疗效标准治愈:镜下无胆汁反流入胃,黏膜黏液色清,组织学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显效:镜下胆汁反流明显改善,黏膜色变淡,黏膜组织学改善明显好转;有效:镜下幽门口胆汁反流少,但仍见淡黄色黏液,组织学检查改变减轻及轻度改善;无效:镜下组织学检

7、查无明显改变或加重。1.6.3综合疗效标准以症状疗效和镜下及组织学疗效综合判定。2结果2.1临床疗效(见表1〜表4)表12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VO・05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A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V0.05表32组患者镜下及组织学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V0・01表42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皮疹9例、腹痛腹泻11例,均口行消

8、失。治疗组半年内复发或加重6例,占3.0%,对照组复发或加重59例,占29.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o3讨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学“胃脫痛”、“嘈朵”、“呕胆”等范畴。《灵枢•本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