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

ID:46284950

大小:8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_第1页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_第2页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_第3页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_第4页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培训策划及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QC小组活动培训的内容:一、QC小组活动来源、基础知识介绍二、QC小组的组建和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三、QC小组活动每个步骤的方法应用技巧、应注意事项四、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和评审、激励五、QC小组活动应用QC工具方法一、QC小组活动来源、基础知识介绍1、QC小组活动的起源QC小组活动的起源:■1、1962年日本首创QC小组,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创立■2、1967年,台湾财团法人先锋品管学术研究基金会从口本引进并大力推动实施。台湾是第一个在东南亚有规模地推广QC小组活动的地方,每年有超过十万个QC小组正在运行■3、197

2、6年开始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4、我国1978年从tl本引入TQC的同时引进QC小组北京内燃机总厂试点。■5、1980至1985年推广。■6、1987年8月颁布“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1997年6部委颁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中国QC小组的发展:■1、1978年一1979年试点阶段:■2、1980年一1985年推广阶段;■3、1986年一1997年发展阶段;■4、1998年至今深化阶段,目前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个QC小组在运行。■(1)政府各部门联合发文,共同关注推进;■(2)

3、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建立诊断师队伍;■(3)开辟“创新型”课题的活动新领域;■(4)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接轨;■(5)完善QC小组理论,限制多元化的管理,减少商业化行为,逐渐把QC小组活动变成公益性活动。国际QC小组的会议:■1、1976年由日本、韩国、屮国台湾联合发起,日本在召开第一次会议。■2、1981和1985在日本召开第二、三次会议。■3、第九次会议决定,从1992年起国际会议主席轮流担任,上年主办国为顾问,当年主办国(或地区)是主席,次年主办国为副主席。三位轮流循环。■4、我国1997和2007年两次主办国际会

4、议。■5、国际会议每年一次。(大约在10月)国际QC小组的发展动向:■1、QC小组活动更加注意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更加强调QC小组活动的自主性。(志愿者队伍的形成)■3、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下一步向军队、学校和政府部门发展)2、定义2.1、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FI的组织起來,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f摘自1997年3月20日国家经委,科协,总工

5、会,团中央,中质协,财政部■《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2.2、QC小组活动乂称为QCC品管圈活动。QCC是英文QualityControlCircle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品质管制圈,简称品管圈。它是在自发的原则上,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利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及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加强及改善之li标的品质管理活动。2.3、其他❖当出现单独一个圈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时,而且所谈问题容易牵涉其它圈时,可合并两个圈一起讨论,称之为联合圈.❖QCC讨论之事项必须以

6、质量为中心,其有关事项包括Q(质量)、C(成本)、D(交期)、M(士气)、S(安全).❖作为全面品管的一环:全而品管(CWQC、TQM)范围很广,除了基层员工的品管圈外,尚有屮坚干部的日常管理,高阶经营者的方针管理等等.QCC活动只是TQM中一环.❖全员参与:共同参与、共同讨论,才能集思广益,要求全员发言.3、QCC活动的精神、目的及成果精神有三点:1.尊重人性,造成愉快的工作环境.2.发挥员工的脑力,开发无限脑力资源.3.改善企业体质,繁荣企业.目的:1)有利于预防和改善,增强员工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改

7、进意识.2)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3)有利于开辟全员管理新途径;4)有利于提高生产现场的各项管理水平;5)有利于树立员工的职业道徳、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使集体主义精神得到弘扬;6)有利于提高品质,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1.提高现场基层干部的管理与领导能力.2.提高基层员工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与改善意识,并能将此气氛渗透到现场每一角落3.可使现场成为质量保证的核心,使各部门管理稳定并持续进步,公司总方针目标之达成度得以提高.4.提高员工对上班工作的喜悦与成就感,并提高员工向心力及士气,进而提高效率.5.可达成

8、全员参与、全员品管及自主管理的功效.6.可使圈员们自动自发,做事更主动积极.7.可使前后工程、部门间相互协力,促进沟通,消除本位主义.&可使Q、C、D、M、S达到更佳.9.可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管理人才.10.可使CWQC、TQM推行更加落实.成果:1•有形成果:指一般很容易可以用数量表示的成果,如不良率、延迟率、抱怨次数、缺勤率等,可以算岀改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