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

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

ID:46286911

大小:449.9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_第1页
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_第2页
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_第3页
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员工投入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王平换刘城李丁内容摘要员工投入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人行为和企业绩效,进而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文章首先探讨了学术界对员工投入度的内涵界定,然后分析了员工投入度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企业提升员工投入度的具体措施。关键词员工投入度影响因素提升措施如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员工投入度属于员工的积极心理状态:可用来衡量员工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对组织和工作的投人程度。根据企业领导力委员会fCLC)对全球超过59家企业5万多名员工的调查。员工投入度的提高能使

2、自主努力的程度f即员工自愿付出超越本身职责的努力)上升57%。进而使个人绩效平均提升20%,跳槽倾向下降87%。一、员工投入度的内涵与作用(一)基本内涵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Seligman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人类的积极心理能力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员工投入度也成为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对于员工投入度最清晰、最准确的定义是Kanungo(1982)提出的.认为员工投入是指员工在心理上认同自己工作的一种认知状态。工作与人们的自我认知形象联系在一起,高度投入的员工会在工

3、作任务中进行自我激励,有效地运用积极情感和积极行为。Schaufeli等人将员丁投入度定义为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翰威特咨询公司(Hewitt,2004)通过调研认为员工投入度是指员工乐意留在企业和努力为企业服务的程度,主要表现在说(say)、留任(Stay)和努力工作(Strivel三个方面。虽然不同学者对员工投入度的概念定义不同,但普遍认为员工投入度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员工发自内心地喜欢认同组织和T作;二是指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能从工作中得到幸福感体验,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促进工作高效完成

4、。(二)重要作用Kahn(19921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得出员工投入度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着联系。它首先影响个人层面的结果.与个体的态度、意图和行为有关(如工作质量和员丁的工作经验),然后再通过个体层面影响组织层面的结果(如组织的成长和产出等)。Harter等(2002)采用GWA中的Q12对业务单元层面的员T敬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敬业度与顾客满意度、员工工作安全感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员工离职倾向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对组织利润和生产力有积极的预测作用。翰威特(Hewitt)经过多年的实证研究也得出:员工投入度的提高

5、对组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是双赢的,而且能使组织和个人的目标处于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可见。员工投入度是推动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它对企业所关注的业绩指标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员工投入还可以帮助个人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幸福感的体验。这种员工与企业“双赢”的完美结果无疑是所有企业和员工都最为向往的。一24—二、员工投入度的形成机理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员工投入度的形成机理.有以下四种理论模型。(一)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Ⅳ)社会交换理论主张依据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代价

6、来解释人们的个体行为。比如当个体从组织获得经济和社会情感性资源后.他们心理上感觉有义务去反馈和回报组织.途径之一就是改变他们的工作投入水平。在个体回报组织的过程中。员工将自我更多地带人工作角色中去。为组织和工作贡献更多的情感和生理资源。投入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双向作用.员工对组织和工作持有积极的态度,并愿意为组织实现目标而提高自我效能,而组织有义务从资源上保障和促进员下的这种行为。社会交换理论为解释员工的投入程度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工作的经济因素和社会情感因素是组织提供的资源.员工根据感知和接受的组织所提供资源的多少.来

7、决定向组织和工作的投入程度。【二)工作要求一资源(JD—R)模型Schaufeli(2004)的工作要求一资源模型源于工作要求一控制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它强调工作中的两类特性——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参见图1)。工作要求是指工作的个体、社会和组织方面的要求,需要员工在丁作过程中必须付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本。工作资源指来自于工作、组织、社会等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有益于实现工作目标,减轻工作要求,或者激励个人学习和成长。该模型的核心在于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分别包括两种心理过程:压力过程和激励过程。工作需求主要预测压力反

8、应,比如倦怠、身心疲惫等;工作资源起着内在和外在激励作用.使员工感到工作有意义。主要预测积极性结果。比如员工满意和工作投入等。所以。员工投入是员工可利用资源导致的结果。图1Schaufeli的JD—R模型(三)工作一个人匹配模型匹配是指组织和工作所要求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性格、心理、知识、能力与员工所具备的这些特征相一致的程度。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