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枢纽站的运营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枢纽站的运营管理研究

ID:46289506

大小:1013.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枢纽站的运营管理研究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枢纽站的运营管理研究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枢纽站的运营管理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枢纽站的运营管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墟市轫厘交通网络化枢纽站帕运营管理硼究口汪明艳1,2汪泓刘志钢3(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240;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201620)[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扩大,枢纽站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其运营组织畅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效率。基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在网络化运营初期的现状问题分析和未来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模式下的运营管理需求,提出网络运营模式下的轨道交通枢纽站管理模式、客运组织、行车组织、功能提升的管控策略。[关键词]城市

2、轨道交通;枢纽站;轨道交通网[中图分类号]U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154(2014)01-0018-03一、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的管理特点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连接了多条线路,导致了线路和线路之间换乘方式的多样化(IanS.J.Dickins.,1991)。枢纽内线路的敷设方式不同,站厅与站台布置方式不同,客流的换乘方式也会不同,一般来说,轨道交通枢纽站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枢纽空间结构复杂大型换乘枢纽中除了有一般需要设置一套以上的行车设备、车站客运设备及车站机电、消防设备等,还需要共同的换乘设施、导向设施、出

3、人口等(隋晓波,2008),由于设备所需空间的要求,车站的占地面积及空间体积相对一般轨道交通车站要大很多,各类设备的数量也大于一般车站。(二)客流量大上海2011年的全年客流已经达到21亿人次(日均57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达至U26%。截至2012年2月底,路网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754.8万人次,承担客运量约占全市公交出行总量的34%。(三)线网运营的关键节点枢纽站是整个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枢纽站就是传播故障的节点,某条线路上的延误将通过枢纽站波及到其他相关线路,甚至影响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沈月荣,2009)。

4、同时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点一般也是整个城市的交通枢纽,与其他交通工具有机结合成为客流的集散场所。(四)网络化运营管理复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体制构架扁平开放、资源配置统筹集约、线网联动职责分明、应急保障快速反应”。二、枢纽站管理模式分析(一)单线车站管理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早期建设线路数量少,车站管理采用的是单线区域管理模式。线路区域的划分可以地域分布、集中站行车组织的角度划分,每个区域设区域站长、各站设值班站长。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路、新技术、新设备的密集投入使用,单线车站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的特点,会造成

5、枢纽换乘效率低和应急处置响应慢等问题。(二)多线换乘枢纽站管理模式根据行车和客运组织工作的关联程度等既有条件的不同,多线换乘的枢纽站管理可以采取部分统一和完全统一两种方式。两种管理模式的目标都是精简车站人数;提高设备共享程度、减低成本;提高[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085知识创新工程”一现代城市交通运营蓐理(JZ0902);上海市科委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应急调度指挥系统设计与开发(1170501400)。田管理现代化应急处置速度。应尽量实施或分阶段实现完全统一管理模式。1.部分统一模式受条件限制,暂不能实现完全统一模式,各车站可独立运营,可由

6、其中一个车站管理。这种方式一般在既有枢纽站,客运、行车组织以及车站设施设备差别较大时实施,但有条件仍应向完全统一模式转变。2.完全统一模式“单线管理模式——一线一站长、独立控制、隶属一线”的分散式管理模式不适应网络化的大型枢纽站管理。完全统一模式下的枢纽站的行车管理、设备操作人员可根据各条衔接线路设备的特点和设置位置灵活采取共享或分线设置的方式。客运管理人员可根据区域划分原则确定。三、网络化运营枢纽站的管理(一)枢纽站的客运组织管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类型的增多、服务区域的不断扩大、客流换乘比例的加大,给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客运组织管理

7、带来新的难点。对于枢纽站的客运措施主要有:设置客服中心,确定统一的客运服务标准;结合服务设施统筹考虑客流组织方案。1.枢纽站的客流组织原则(1)尽量缩短换乘时间,做到路线指示明确、简捷;(2)换乘通道长度过长或高差过大时,宜设置自动步行道或自动扶梯,加快换乘速度,疏导客流方向,提高换乘效率;(3)换乘客流与进、出站客流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做到客流有序;(4)换乘设施的设置应满足最大客流量的需要,并确保售、检验票设施前留有足够等候区域,避免排队时拥挤或干扰其他客流;(5)根据社会通道、换乘通道、出入口、楼梯的位置,周密考虑换乘方式和换

8、乘形式,并以此制定相关应急疏散预案。2.客运设备与客运组织调整枢纽站的设备是实现客运组织方案的重要媒介,下面以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informationsys·ten,PIS)说明客运设备与客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