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

[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

ID:46290204

大小: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_第1页
[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_第2页
[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_第3页
[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_第4页
[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葡萄胎12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胎的发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7年收治的120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通过清宫、二次刮宫、预防性化疗及子宫切除,120例患者均获临床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葡萄胎宜早诊断、尽治疗,对有高危因素患者需行预防性化疗或子宫切除,出院后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关键词]葡萄胎;血B-HCG;清宫;预防性化疗;随访[中图分类号]R713.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171-

2、02葡萄胎属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似葡萄而得名。葡萄胎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多见。为提高对葡萄胎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笔者对本院1997-2007年收治的120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屮,发病年龄17〜48岁,其屮W20岁者8例,占6.7%,21〜30岁91例,占75.8%,31〜40岁者14例,占11.7%,>40岁者7例,占5.8%。患者生活区域

3、,农村105例,占87.5%,城镇15例,占12.5%o1.2症状及体征1.2.1停经后阴道流血120例患者全部出现停经,停经时间50d〜5个月。出现阴道流血114例,占95%,其中30例出现阴道大出血;无阴道流血6例,占5%o1.2.2了宫大小与停经吋间关系经二合诊了宫大于停经吋间86例,占71.7%,与停经时间相符34例,占28.3%o1.2.3下腹痛有自觉下腹隐痛或下腹胀感90例,占75.0%,有剧烈腹痛5例,占4.2%,无腹部不适感25例,占20.8%o1.2.4卵巢黄素化囊肿清宫前经二合诊及B超发现卵巢黄素化囊肿31例,占2

4、5.8%,其中双侧23例,占74.2%,单侧8例,占25.8%。大于6cm者4例,占12.9%,小于6cm者27例,占87.1%。清宫术后2个月内囊肿消失25例,占80.6%,2〜4个月消失5例,占16.1%,4个月后仍未消失1例,经B超定位下穿刺吸液治疗后消失。1.2.5妊娠反应及其他岀现呕吐70例,占5&3%,出现妊娠高血压疾病10例,占8.3%,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3辅助检查1.3.1血B-HCG测定本院使用贝克曼原装进口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清宫前血3-HCG>200000U/L57例,占47.5%,100000〜2

5、00000U/L20例,占16.7%,<100000U/L43例,占35.8%。清宫后监测B-IICG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处于7〜9周55例,占45.8%,10-14周58例,占48.3%o有7例患者未定期随访。1.3.2超声检查120例患者均行B超或彩超检查,可见子宫明显增大,宫内未见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宫腔内回声杂乱,多呈“落雪状”、“蜂窝状”改变。1.3.3病理检查120例患者均行病理检查,提示滋养细胞轻度增生48例,占40%,中度增生62例,占51.7%,重度增生10例,占8.3%。病理判断完全性葡萄胎97例,占80.8%,部分性葡

6、萄胎23例,占19.2%。1.4治疗1.4.1清宫术120例患者均行清宫术,仅行单次清宫54例,占45%,1周后行二次刮宫66例,占55%O1.4.2预防性化疗及子宫切除术行预防性化疗22例,占18.3%,行了宫切除术7例,占5.8%o2结果120例患者中,7例未定期随访,113例随访患者中,出现局部转移18例,占15.9%,远处转移5例,占4.4%,经化疗及子宫切除后,无一例死亡,均获临床治愈。3讨论3.1发病因素葡萄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斃,有研究表明,葡萄胎发病与地区、营养状况、社会经济因素、饮食习惯、年龄、妊娠次数、人工流产

7、次数及遗传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亚洲及拉丁美洲国家发病率较高,约为2/1000,而北美及欧洲国家发病率较低,约为1.1/1000〜1.6/1000,这种差异可能与营养状况及社会经济因素有关;有研究表明,饮食中缺乏维化素A、胡萝卜素、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概率显著升高,木资料统计发现來自农村的患者占87.5%,较城镇患者明显升高,可能与农村营养状况较差、缺乏保健意识有关。同吋,年龄也被视为高危因素,大于35岁及40岁的女性发生率分别为年轻女性的2倍和7.5倍,但小于20岁女性葡萄胎发生率也显著升高[1];但木资料统计中,发病人群集中于

8、20〜40岁,可能与此年龄段为生育高峰期、40岁以上女性普遍采取避孕措施、生育能力下降有关。另外,有研究发现妊娠次数、接受人工流产次数与葡萄胎发病率呈正相关,而文化程度与葡萄胎发病率呈负相关[2]o葡萄胎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