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

ID:46296203

大小:8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1页
[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2页
[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3页
[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4页
[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11.029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项目(2013ZD025)作者单位:310009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王新刚、韩春茂);浙江省衢州市衢化医院烧伤整形科(张元海)通信作者:韩春茂,Email:hanchunmaol@126.com氢氟酸(hydrofluoricacid)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无机酸,现已被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电子制造业、玻璃刻蚀、冶炼及日常保洁等领域。氢氟酸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进入

2、人体,不但对局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还可引起全身毒性反应。2.5%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的氢氟酸烧伤就可引起死亡〈sup〉[1]〈/sup〉。在某些地区氢氟酸导致的烧伤发生率已经跃居化学性烧伤的第一位[2]o因此,提高对氢氟酸烧伤及其致伤机制的正确认识,恰当及时地处理氢氟酸烧伤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及治疗做一综述。1氢氟酸烧伤的致伤机制氢氟酸烧伤的严重程度与氢氟酸的接触方式、接触的持续时间、酸的质量分数及局部组织的性质密切相关。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

3、NIH)按照氢氟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将氢氟酸烧伤笼统地分为三个等级,即〈20%,21%〜50%,以及>50%o皮肤在接触>50%质量分数的氢氟酸时可即刻引起疼痛及局部组织破坏;而接触中等质量分数氢氟酸时,疼痛等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能延后1〜8h不等;而接触〈20%质量分数的氢氟酸时,局部红斑和疼痛发生的时间可能延迟至接触后24h甚至更长[3]。临床上,氢氟酸烧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变,接触高质量分数氢氟酸的患者因症状出现早,就诊及时,预后往往较好,而接触低质量分数的氢氟酸后短时间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等到症状出现时再就诊,往往已造成较严重的机体损害。氢氟酸的致伤机制主要与

4、氢离子的释放和氟离子的大量吸收有关。首先高质量分数的氢氟酸,与强酸类似,可以释放出较高浓度的氢离了引起暴露部位的蛋口凝固变性从而导致直接的组织损伤,而低浓度的氢氟酸属于弱酸,接触部位局部的组织损伤往往不明显,主要以皮肤红斑为主;而分子形式的氢氟酸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侵入皮下组织后,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氟离子,消耗组织内的钙离子、镁离子,引起局部剧烈疼痛、细胞及软组织坏死[4-5],深及骨质导致骨组织脱钙坏死〈sup〉[6]o典型的氢氟酸烧伤皮损表现为创面边界不清、呈进行性加深等。氟离了还可以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严重的钙、镁、钾等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因心律

5、失常而致死[7]o另外,机体钙离子的大量消耗,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因此氢氟酸烧伤患者容易合并岀血。2氢氟酸烧伤的治疗根据明确的氢氟酸接触史、患者剧烈疼痛、典型的皮损及周围红斑,再辅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手段,氢氟酸烧伤的诊断并不困难。氢氟酸烧伤后的急诊处理原则,基木上符合化学性损伤的处理原则,即移除化学物质,治疗全身中毒症状,全身支持治疗,针对不同化学物质釆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化学烧伤局部的处理[8]o但由于氢氟酸致伤的特殊性,暴露局部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其治疗的关键原则是及时阻断氢氟酸的继续吸收及氟离子的进行性损害,从而可有效阻止创面进行性加深

6、、局部疼痛,避免氢氟酸导致全身毒性损害等。氢氟酸烧伤因致伤部位不同,处理原则也各具特点。2.1皮肤烧伤针对皮肤的氢氟酸烧伤,目前的治疗策略是序贯或综合性使用水洗治疗,以及中和剂局部外用、皮下注射、动静脉灌注,再辅以外科清创、全身支持治疗等。水洗治疗是皮肤氢氟酸烧伤早期处理的最基本措施。皮肤接触氢氟酸后,立即用大量清水充分冲洗烧伤部位,可以及吋稀释或清除局部的致伤物质,简便易行,可以减轻烧伤深度,缩短住院治疗吋间[9]o冃前推荐的水冲洗时间不应少于30min[4]o但是该治疗对已经透过皮肤组织的氢氟酸几乎不起作用。利用中和剂,如钙镁制剂、季胺类化合

7、物等,使之与氟离了形成不溶性的盐或非离了化的复合物从而阻断氟离了的吸收或毒性作用是治疗氢氟酸烧伤的另一条重要策略。目前最常用的中和剂为葡萄糖酸钙。对体表的氢氟酸烧伤,可以采用葡萄糖酸钙的溶液浸泡或湿敷、葡萄糖酸钙凝胶外敷等治疗手段;其中葡萄糖酸钙凝胶外用为推荐疗法,但在颜面部烧伤外用时需注意凝胶有误吸的可能。为了增强钙、镁离子的组织穿透能力,有报道应用含有二甲基亚飒(DMSO)的钙镁制剂局部外用,可取得与局部注射钙镁制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