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

“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

ID:46299626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_第1页
“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_第2页
“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_第3页
“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_第4页
“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静”结合提高数学半小时课堂效率的浅谈【摘要】“动”、“静”相生,“动”“静”想成,“动”“静”结合才能生成真正有效的半小时课堂。【关键词】半小时课堂;动静结合数学半小时课堂是动态课堂,又是静态课堂,动静结合,才能够催生这半小时课堂的教学之美。一、“动”在需要动时才美要构建学生思维灵动的半小时课堂,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崇尚自然、展示个性”、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为H标。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敢于质疑,敢于发现自我、超越自我。案例1: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请同学们任意画儿个三如形,然后分别测量各个三角形中任意两个

2、角的度数。老师就能根据这两个角的度数“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师“猜”后,由学生度量求证。接着,教师因势利导以此激趣促思:老师是怎样“猜”出来的?继而引出课题。步骤:1•计算感知,让学生将测量的每个三介形的三个如的和算出来,通过计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是180度。2•特例助证,教师拿出一个止方形,让学生观察其四个角,说出正方形内角和度数。接着沿对角线対折。师:对折后得到两个完全重合的什么图形?计算一下这个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学生不难得岀(这个特殊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演示验证:是不是任意三角形都具冇这个特征呢?请学生拿出准备好

3、的任意一个三和形,想法将它的三个内角并起来。%1剪拼。即剪下折拼。%1即沿中位线撕下一个大解,再撕其他两个角。然后观察三个角拼起来形成的一个大角,是多少度?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求异深化:1・比较:出示大小差灰较大的两个三加形,问:这两个三加形的内加和怎么样?在比较中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三角形的大小与内角和无关2•演示:①把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问:每个三角形的内角是多少度?②拿出刚折过三角形的正方形,问:这一折,内角和只有一半,那么再一折,内角和是多少度?这堂课老师以动带学,通过质疑思考、探索动手等各种途径,使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猜测、体

4、验、思考、升华等,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让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新的学习欲望。因而设疑促思即第一个“动”的环节的设计能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主动探索,追求新知,渴望求解的状态。当教师让学生提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就能迅速地“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时,这无疑给课堂注入了一眼活水,泛起学生好奇的涟漪。教师“猜”后,山学生“动”手度量验证,这时学生会为教师准确、迅速的“猜”法感到惊奇,于是急于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在这一心理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引入新课,使学生的求知欲被老师设置的“诱饵”引到探索之中,这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让课堂自然而

5、生“静”“静”而高效的半小时课堂是收放自如的,是纵横稗阖的半小时课堂。这个“静”并不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也不是受到压制的肃静,而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思考的好状态,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入静”的投入学习的好状态,他们在“入静”中感知和领悟,在“入静”中思索和探求。案例:有余数的除法师:今天上课我们要用到双色片,老师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请大家把它取出来平均分给每个小组的每个人。(生安静分卡片)生:我们组不能分的。(这句话吸引了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师:是吗,你能说说为什么吗?生:你看,我们组有4人,可是双色片有11片。师:是不是真的像他说

6、的呢,我也来分以下。(教室板演平均分)师:剩下两片双色片给谁好呢?生:谁也不能给,因为这样不是平均分了。师:今天的平均分和以前不同,会冇剩下不能分的情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的木领,不能分的部分我们就把它单独放在一边。师:大家继续分一分你们的双色片,看看是不是和他们一组一样。(生静默,每人尝试分一分卡片)小组汇报分的结果。生1:我们小组共有12片双色片,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3块。生2:把11块双色片,生3:把13块双色片,平均分给4个人,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2块,还多3块。每人3块,还多1块。生4:把14块双色片,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3块

7、,还多2块。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刚才我们在分的时候,与以前学的分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都是平均分的。师:这是相同点!那,不同点呢?生:有的有剩余,有的没有剩余。教师打破了以往的思维方式,没有安排任何的复习铺垫,也没有运用书上的例题。而是设计了一个分学具的游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之屮,并且通过游戏使学牛白然而然感受到了余数是怎样产生的,而且对余数产生的感受特别深,从学生认认真真的并安安静静的操作着,我能看出这时的学生们俨然是一个个小学者,从操作中理解新的知识,接着教师再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游戏的

8、过程,并口列出算式,这时学生就会觉得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三、动静结合生成半小时课堂的生命之美构建“动静结合”的半小时课堂,教师应遵循以下基木原则:“四为”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