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

《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

ID:46305718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_第1页
《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_第2页
《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_第3页
《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_第4页
《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经注》复音同义词研究作者简介:田颖(1990-),女,四川眉山人。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摘要:《水经注》语言研究是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综观《水经注》语言研究以及同义词研究现状之基础上,坚持一义相同的同义词构组标准,对《水经注》中表“支流”的“枝津、枝分、枝流、枝水、枝渠、枝渎、枝河、枝川”等八个词语进行同义关系辨析。关键词:水经注,同义词,支流,侧重,辨析Abstract:TheIanguageresearchonShuiJiZhuistheimportantcontentofListudies.Onthebasisofres

2、earchesonIanguagestudyandsynonymstudy,westicktothesetofstandardofonemeaninginthesame.Wehavediscriminatedthediffereneeof“zhijin、zhifen、zhiliu>zhishui>zhiqu>zhidu>zhihe>zhichuan〃inShuiJingZhu・Keywords:ShuiJingZhu;synonym;tributary;focus;discriminate《水经注》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

3、等,既是一部文学专著,也是一部地理专著。《水经注》语言研究是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水经注》语言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于词汇与语法两方面。在词汇研究成果中,词语考释的文章较多,而尚未见《水经注》同义词研究成果。对《水经注》特色词汇作同义词辨析不仅可补充《水经注》研究空缺,同时对中古汉语词汇系统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水经注》版本众多,我们的研究是以陈桥驿《水经注校正》⑴为底本,对比校勘王国维《水经注校》[2]以及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3]的基础上对《水经注》进行的同义词研究。同义词是按照一义相同在共时层面聚合的词群,《水经注》“支流”类同义词主要有“枝津、枝分、枝

4、流、枝水、枝渠、枝渎、枝河、枝川”等,这组词在“支流”义位上相同,构成同义关系,皆可用于指代流入干流或由干流分泻的河流。女口:(1)颍水又?南,汝水枝津注之。(《水经注?颍水》)(2)左水枝分南出,北俗谓之太罗河;右水西迳故城南,北俗谓之昆新城。(《水经注?河水》)(3)又?,洛水枝流入焉,今?水也。(《水经注?渭水》)(4)其水又?南流,右?西川枝水。(《水经注?河水》)(5)瓠河自运城东北,迳范县与济濮枝渠合。(《水经注?瓠子河》)(6)洛水又东,枝渎左出焉。(《水经注?洛水》)(7)枝河又东迳莎车国南,治莎车城,西南去蒲?七百四十里。(《水经注?河水》)(8)西迳荧庭城南

5、,而西出紫谷,与干河合,即教水之枝川也。(《水经注?洽水》)《说文?木部》:''枝,木别生条也。”[4][P.276]“枝”为会意字,古与“支”同。如《诗经?卫风》:“范兰之支。”《汉书?扬雄传》:“支叶扶?。”“枝”由木别生之本义引申出分支义,如《管子?度地篇》:“水?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枝”是这组同义词的共同语素,也是构组的相同义位,表示河流之分支。所以辨析这组同义词的关键在于相异语素的比较。“枝津”是中古产生的新词,《水经注》中“枝津”共出现64次,频次为这组同义词中最高的,“枝津”用于表示“支流”使用范围最广,限制条件较少。如《水经注?河水》:“又东北

6、迳平原县,枝津北岀,至安陵县遂绝。”《水经注?颍水》:“颍水又?南,汝水枝津注之。”“枝分”是中古产生的新词,《水经注》中“枝分”共出现34次,其中24处为名词“支流”义。《说文?八部》:“分,别也。”⑷[P.49]“枝分”用于指代“支流”时更侧重于“分岔”义,如《水经注?淇水》:“清河又北分为二渎,枝分东出,又谓之浮渎。”另10处为动词“分支”义,《水经注?阴沟水》:“沙水自南枝分,北??城西,而北注?。”“枝流”与“支流”同,先秦时期产生。如《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说文??部》:“,水行也。”[4][P.57O]《尔雅?释言》:“流,覃

7、也。覃,延也。”流之本义为水的流动,而水的流动暗含前后相延之义。《水经注》中“枝流”共出现21次,“支流”共岀现3次,皆用于表示江河之分支。“枝流”一词中“流”为“水流”之义,“枝流”与“枝津”差异较小,适用范围较广。但“枝流”更侧重于水流动之态。“枝水”与“支水”同,先秦时期产生。如《管子?度地》:“水?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此为“枝水”最初之本义。《水经注》中“枝水”共出现20次,“支水”共出现2次,但并不全为“支流”义。《水经注?沔水》:“又西南而右合枝水。水出大洪山,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