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

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

ID:46305860

大小:492.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_第1页
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_第2页
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_第3页
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_第4页
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劳动关系lLABORRELATlON潘豢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劳动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电子邮箱:ptp2008@siM.c姐。本文受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般项目“国家统合模式下集体协商的推行效果研究”的资助。£帕IHumtnf璩·ourc··Dtv々topm·ntofChin·我国集体谈判的分散化结构及其推行效果分析——基于企业层面工资集体谈判的调查●潘泰萍内容摘要我国集体谈判的结构具有典型的“分散化”特点,绝大多数的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都是企业层面的。对大量开展和未开展集体

2、谈判企业的调查,反映出我国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对职工工资等经济利益的改善并没有取得显著实效。考虑到我国当前的具体情况,可以建立“产业级集体谈判与企业级集体谈判相互协调”的集体谈判格局,在提高集体谈判“集中化”程度的同时,采取措施促进“分散化”集体谈判取得实际成效。关键词“分散化”结构集体谈判推行效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劳动争议的急剧增长,甚至是职工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面对劳动关系矛盾的突显,作为劳

3、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集体谈判制度被普遍认为是化解我国当前劳动关系矛盾最为有效的一种制度安排。集体谈判是工会与相应的用人单位或其代表组织,为协调劳动关系以及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的谈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近几年,在政府和工会的推动下,我国企业层面的集体谈判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集体谈判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但是从集体谈判对职工工资、工时、休假、培训等实际权益的影响来看,其推行效果还不尽人意,实际推行状况仍然困难重重。我国集体谈判的实际推行效果欠佳与集体谈判结构的分散化趋势有着必然的联系。一

4、、分散化的集体谈判结构1.集体谈判结构的内涵根据HarryKatz的理论,集体谈判结构是指集体谈判合同覆盖和影响的雇主与雇员的范围。集体谈判结构分两种基本类型:—种是集体谈判结构的集中化趋势,即集体谈判合同覆盖和影响的雇主与雇员的范围较大,最集中的谈判结构是用一个集体谈判合同覆盖几个公司的所有工厂;另—种是集体谈判结构的分散化趋势,即集体谈判合同覆盖和影响的雇主与雇员的范围较小,最分散的集体谈判结构是—个集体谈判合同仅覆盖—个公司的·家工厂。除了这两种基本的类型之外,集体谈判结构还有模版谈判(patter

5、nbargaining)这样的特殊类型。所谓模版谈判是指采取非正式的手段,将—个正式谈判结构所确定的雇佣待遇和雇佣条件推广到另—个谈判结构中(程延园,2004)。2.工业化国家集体谈判结构:“分散化”趋势集体谈判制度发端于欧美,到20世纪60年代,欧美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比较完备的集体谈判制度,我国的集体谈判制度是在借鉴欧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分析一国的集体谈判制度可以从影响集体谈判的环境因素、集体谈判的运转过程和运转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其中,对集体谈判运转过程的分析是关键和重点,主要包括管理方和工

6、会的战略与结构、集体谈判结构和过程以及劳资纠纷的解决。在集体谈判运转过程的研究中,对集体谈判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直是—个焦点问题。关于工业化国家集体澎浏的结构,国际和国内学已做了大量研究。Katz分析了瑞典、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六个国家集体谈判的分散化趋势,并将其原因归结为谈判力量从工会转移到雇主、注重荦陛和员工参与的组织形态出现以及企业组织结构的分权化和劳动者喜好的多样化(Katz,1993:1—22)。李丽林用大量数据分析了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等OEC

7、D的21个国家从1970年到2000年的三十年间集体谈判结构逐步分散化的过程,指出引发集饰谈判分昔毗的大背景是相同的,即劳资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改变,资方的力量更为强大(李丽林、张维2013)。宋湛(2013)分析了西方工业化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的集体谈判结构上的分散化趋势,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技术因素及其带来的劳动同质一异质性。3.中国集体谈判结构:“分散化”特点关于欧美国家集体谈判结构的发展趋势,国际和国内学界比较统一的认识是“集体谈判结构正在从‘集中’向‘分散’转化”。那么,中国集体谈判

8、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何呢?面对新世纪劳动关系矛盾的尖锐化,为协调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中国政府和工会首先推动了企业层面集体谈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2008年“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被首次写^政府工作报告,到2010年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确立了“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在各类已建工会的企业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的目标任务,再到201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的三年规划“力争到2013年底已建工会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