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

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

ID:46309205

大小:633.6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1页
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2页
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3页
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4页
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柳理研究——基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郑强国秦爽内容摘要异质性团队因其良好的互补性,成为文化创意企业重要的工作单元。基于文献研究和实际调研,本文从团队知识共享的视角构建了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对来自130个文化创意团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团队异质性三个维度对团队知识共享和团队绩效的影响中,社会分类异质性与价值观异质性均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信息异质性则是显著正向作用;知识共享对团队绩效的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在社会分类异质性与任务绩效、信息异质性与任务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团

2、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在社会分类异质性与成员满意度、信息异质性与成员满意度间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而在价值观异质性与成员满意度间只产生了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关键词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知识共享团队绩效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传统的以低端制造业为核心的量的增长方式逐渐向以创新和创意为核心的质的增长方式进行转变,创意经济逐渐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15年全国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72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7%,同比增长1

3、l%,比同期GDP增速高4.6个百分点。另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统计,近十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还有较大差距,如美国、英国、日本的创意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15%到25%之间。究其原因,除了起步晚,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而其中产业发展动力问题尤为突出,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内容创作、内容制作、生产复制及交易传播四个环节中上游比例偏低,企业创意和研发不足。而创意环节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从国际发

4、展经验看,这个环节在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分配中占到45%左右。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而言,独特性和超越性的创意是其生命线。创意的产生,需要大量文化、美学和专业技术知识间的碰撞与整合,正如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凯斯·索耶(KeithSawyer)在《群体的智慧:协作激活创意》一书中阐述的,“你可以从中获得协同效用。比如团队的某位成员对某项工作有一个很好的点子,但对这一工作之外的事情一筹莫展,而其点子可能恰好启发了另一名对系统性工作了如指掌的战友。”由此,异质性团队以其知识互补性成为文化创意企业创意和研发中有效的工作单元。随着异质性团队在文化创

5、意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如何提高异质性团队的绩效成为郑强国.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电子邮箱:qiangguozheng@163.tom。秦爽,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受北方工业大学优势(建设)学科项目(编号XN081)资助。本期专置ISPECIALTOPIC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中关注的热点。文化创意企业具有知识高度密集型的特点,创意团队内部各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是实现多元化知识资源加工与创造的重要团队过程。团队异质性一方面为文化创意企业带来了丰富的差异性知识资源,同时年龄、性别、价值观等方面的异质性,也

6、容易引发成员间的社会分类、造成团队冲突与沟通障碍,不利于团队整合与合作,因此,异质性团队内部知识共享也是文化创意企业实践中的难题。由于各研究领域的关注点不同,鲜有学者从知识共享的视角对异质性团队的绩效进行研究。因此,从知识共享的视角对文化创意企业团队异质性与团队绩效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研究假设(一)异质性对绩效的影响已有研究显示社会分类异质性(年龄、性别与团队任期)、信息异质性(学历、专长与职能部门经历)与价值观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作用不完全相同。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和相似吸引

7、理论(Similarity—Attraction)表明,具有相同社会分类的个体之间更容易产生认同,形成非正式组织。学者们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团队成员在年龄、性别等社会分类变量上的异质性会引起人际冲突,破坏团队凝聚力(PelledL.H.,eta1.,t999),更难产生认同与信任(RobergeM&VanDickR,2010)。此外,Barnett,Caldwe和Reilly(1989)的实证研究表明,团队任期异质性会导致低度的社会整合,降低个体及团队层面的绩效。刘兵等(2015)以高管团队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任

8、期异质性、职业背景异质性越高,企业绩效表现越差。因此,团队成员在年龄、性别及团队任期等社会分类层面的异质性对团队绩效有负向作用。团队成员在教育背景、专长及部门经历等任务相关层面的异质性会为团队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与方法,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