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

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

ID:46312686

大小:2.90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11-22

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_第1页
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_第2页
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_第3页
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_第4页
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油层研究与油源对比一.生油层研究二.油源对比一.生油层研究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油气的岩石。生油岩:只提供工业数量的石油的岩石。生气母岩或气源岩: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的岩石。生油层: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生油层系:在一定的地质时内,具有相同岩性-岩相特征的若干生油层与非生油层的组合。生油层研究:地质研究和地球化学研究(一)生油层的地质研究生油岩的岩石类型:泥质岩类:泥岩、页岩、粘土岩等;碳酸盐岩类:泥灰岩、生物灰岩以及富含有机质的灰岩等。泥页岩和泥灰岩是石油原始物质大量赋存的场所。——岩性

2、、岩相、厚度及分布范围特征:粒度细——小于0.05mm,颜色暗——黑、深灰、灰绿、灰褐色等,富含有机质,偶见原生油苗,常见分散黄铁矿等。岩性特征是确定生油岩最简便、最直观的标志。沉积环境或岩相:一般在利于生物大量繁殖、保存,且利于生油岩发育的环境最有利。这样的环境只有深水和半深水湖相及浅海相,沼泽相则主要为成煤环境。生油层的厚度及分布:分布面积越大,厚度越大,有机质的总量越大,则生烃量越大。但单层厚度很大的块状泥岩因往往欠压实,产生超压,会抑制生烃能力,不利于排烃。粘土岩层厚30~40m,砂层单层厚10~15

3、m,二者显略等厚互层的地区,生储岩接触面积大,最利于石油的生成与聚集。(二)生油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排烃效率1.有机质的丰度(1)有机碳(TOC):系指岩石中残留的有机碳,即岩石中有机碳链化合物的总称,以单位质量岩石中有机碳的质量百分数表示。——有机碳、氯仿沥青“A”和总烃的百分含量及岩石热解参数。组成有机质的元素中C最多、最稳定,可反映有机质数量。 实测Toc是生油岩中油气生成后,残留下来的碳含量,又称残余(剩余)有机碳。 有机碳≠有机质。 一般:剩余有机质=有机系数×剩余有机

4、碳  有机系数为1.22或1.33(2)氯仿沥青“A”氯仿沥青“A”是指岩石中可抽提的有机质含量。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有关。(3)总烃(HC)含量总烃为沥青“A”中的饱和烃+芳香烃含量。中国陆相生油层评价标准(胡见义、黄第藩,1991)生油层类别项目好生油层中等生油层差生油层非生油层岩相深湖一半深湖相半深湖一浅湖相浅湖一滨湖相河流相干酪根类型腐泥型中间型腐殖型腐殖型H/C1.7~1.31.3—1.01.0~0.51.0~0.5有机碳含量(%)3.5~1.01.0~0.60.6~0.4<0.4氯仿沥青“A

5、”(%)>0.120.12~0.060.06~0.01<0.01总烃含量(ppm)>500500~250250~100<100总烃/有机碳(%)>66—33~1<1地区层位有机碳孙虎沙三段中差沙四段非孔二段非前磨头沙三段好地区层位氯仿沥青A孙虎沙三段差沙四段差前磨头沙三段中差孙虎地区有机质丰度评价表地区层位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烃潜量级别孙虎沙三段中差差差差差沙四段非差差非非非差孔二段非差中差中非差前磨头沙三段好中差差中中差吐哈盆地煤系泥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表(据陈建平等,1993)生油岩级别好中差非C(%)>

6、3.03.0~1.51.5~0.75<0.75A(%)>0.060.06~0.030.03~0.015<0.015HC(ppm)>300300~120120~50<50S1+S2(mg/g)>6.06.0~2.02.0~0.5<0.52.有机质的类型有机质的类型常从不溶有机质(干酪根)和可溶有机质(沥青)的性质和组成来加以区分。干酪根类型的确定是有机质类型研究的主体,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元素分析、光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以及岩石热解分析等。另外可溶沥青的研究也普遍受到重视。(1)Kerogen分类a.元素分类孙虎—

7、前磨头地区源岩的H/C—O/C关系图b.热解法由J.Espitalie等发展了一种研究生油岩特征的热解方法,即生油岩分析仪,可以直接从岩样测出其中所含的吸附烃(S1)、干酪根热解烃(S2)和二氧化碳(S3)与水等含氧挥发物,以及相应的温度。前磨头地区源岩氢指数与氧指数孢粉学分类藻 质絮 质草 质木 质煤 质煤岩学分类显微组分壳 质 组镜质组情质组显微组分细分藻质体无定形孢 粉角质体树脂体木栓体结构镜质体无结构镜质体丝质体微粒体巩膜体元素分析Tissot分类藻质型(Ⅰ)腐泥型(Ⅱ)腐植型(Ⅲ)残余型(Ⅳ)中国分

8、类腐 泥 型(Ⅰ)腐植型(Ⅲ)煤质型(Ⅳ)原始H/C原子比1.70-1.501.50-1.301.0-0.700.60-0.50原始O/C原子比<0.1<0.2-0.10.3-0.20.3-0.25岩石热解分析生烃潜力S1+S2(kg/t岩石)>66-4<2<2降解率(%)>5010-50<10IH(mg/g有机碳)>800800-500<150IO(mg/g有机碳)<4060-40150-50红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